這些,梟雄還必須具備狠辣的心腸,呲牙必報的性情。正如曹操所發出的那一句傳湧世間數千年的話一般,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讓人在震耳發潰的同時,卻也對此人的率性真情佩服不已。
“母后,不是朕不想要挽留此人,朕也對此人的才學很是欣賞,實在是朕心中有難言之隱啊。”蕭索的輕嘆了一聲,劉辯很是有些苦澀的說道。
“難言之隱,皇上可否告知給哀家,如果哀家能夠幫助皇上解決的話,那麼皇上豈不是能夠憑空得到一個治世之能臣了嘛?要知曉,如果皇上能夠剷除董卓老賊的話,那麼以後皇上治理國事,卻還是需要一些奇才來輔佐與皇上的。雖然皇上此時的身邊荀彧、荀攸、盧植等人也都是一時之良才。但治理國家,重現大漢中興之志,皇上也應該虛懷若谷,儘量的多吸納一些賢才的啊。”
何太后皺著眉頭,義正言辭的教訓起了劉辯來。
聽見何太后這些話,劉辯不僅很是煩躁的撓了撓自己的頭髮,雖然他心中此時對何太后如此的關心與他很是感動,但卻也無法向何太后敘述他心中的顧及。
劉辯總不能直言的向何太后說,他的靈魂是從後世所穿越而來的。而曹操此人在隨後幾年之後,就會成為大漢王朝自立國以來,最大的梟雄奸臣吧。
如果劉辯真的如此直言告知給何太后,不說何太后是否會相信他的言辭,就是相信了,那麼劉辯與何太后之間那純粹的母子之情,恐怕也就算是走到盡頭了。
更何況,熟知歷史軌跡,這也正是劉辯心中最大的秘密。這一點,劉辯就是連荀彧、荀攸幾個至親心腹之人也並沒有告訴,一直以來,劉辯都將之視為心中禁錮,如果有人知曉了他的這點秘密的話,那麼恐怕劉辯都會親手將之嗜殺。
當然,這卻也不是說劉辯會相害與何太后,只是劉辯是無論如何都不會將這一點秘密告知給他人的。
“母后。不是朕不想挽留與曹操,只是董卓生性奸詐、多疑,如果派遣一個和他不相熟之人前去的話,恐怕也很難有機會能夠誅殺董卓老賊,而曹操早在董卓剛剛入京之時,朕就已經秘密的安排其親近董卓,當做朕的一著暗棋。而現在董卓在朝中囂張放肆,也就只有他身邊親近之人能夠接近誅殺與他。拋棄曹操的話,朕一時之間也真的很難能夠尋找到合適之人了。”嘴角連連抽搐了數下,劉辯很是無奈的向何太后解說道。
“原來如此啊,曹操原來卻也是陛下的暗棋啊。”聽聞到劉辯之言,何太后的神情突然之間很是有些傷感。低聲的說道。
第一百八十六章
眼見何太后如此的神情,劉辯不僅心中暗自叫遭,劉辯可是很清楚的記得,何進被十常侍之中的張讓、趙忠幾人誅殺之前,曹操就是跟隨著何進進入皇宮的極少數人之一。(зZcn)
而何進身死在十常侍之手,雖然何太后心中早就清楚,也知曉何進身死的背後少不了劉辯的推波助瀾。但何太后卻那裡會清楚劉辯在這一切之中辦了多少事情呢?
而現在劉辯在無意之間,將曹操的身份告知給何太后,也適時的讓何太后想到了何進身死之事。
無論如何,何進也是跟隨著何太后一起長大成*人的至親母血,就算是何太后知曉此事背後有著劉辯的動作,心中卻也不願意去相信此事是劉辯一手策劃而成。
或許也可以說,何太后一直以來,都不願意、也不敢去將劉辯與何進身死之事牽連到一起來。
而現在劉辯讓何太后知曉了曹操的身份,讓何太后知曉曹操在很早之前,就已經是劉辯的人,那麼不就是很清楚的告知給何太后,何進身死之事的背後,有著很大一部分是劉辯的作用嗎?
“母后……。”神情略帶一絲的愧疚,劉辯疾步走到何太后身前,低聲的輕呼了一聲。
長長的嘆了一口氣,何太后神情疲憊的向劉辯擺了擺手,緩聲的說道:“罷了、罷了。或許這也正是大哥的命運。他生前也太過招搖了一些。這或許也是報應吧。皇上你就不用相勸與哀家了。哀家也是曾經見過不少的陰謀詭詐,對這些事情之中所蘊含的無奈,母后還是知曉的。”
聽聞到何太后的話,劉辯心中的慚愧之情更加的濃重了起來。雖然何進身死的背後,劉辯只是小小的策劃了一下,小小的推波助瀾而已。
但此時的劉辯卻也無法向何太后解釋這些啊。如果解釋了,暫且不說何太后是否會相信劉辯的話,就是相信了,這不是也在揭何太后的傷疤嗎?
“算了,就讓此事就此淡忘了吧。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