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部分(2 / 4)

小說:生來是王侯 作者:瘋狂熱線

烽煙四起,決心棄武從文,掌握一身治國用兵的本領,造福於天下蒼生。自此以後,徐庶告別武林諸友,摒棄刀槍劍戟,潛心讀書求學。初進學館時,同窗得知他曾以武犯禁,都不願與他來往。徐庶對此毫不介意,依然我行我素,孜孜不倦地投入學習。由於他學習勤奮,天資聰穎,學習進步很快。加上他為人忠厚誠懇,豁達大度,很快就得到了老師和同學的諒解。在學館求學期間,與同郡的石韜志趣相投,成為親密無間的好友。”

“漢室衰微,悍臣專政,中原大地群雄並起,混戰連綿。徐庶、石韜為避戰亂,舉家南遷到荊州地區。在荊州,徐庶結識了客居此地的崔州平、孟公威和諸葛亮、龐統等人。在與諸葛亮的交往中,徐庶為諸葛亮淵博的學識、超人的見解、對時局敏銳的觀察判斷力和獨到的治國用兵之術所傾倒。諸葛亮也對徐庶出眾的才學,高尚的人品而敬仰。兩人來往頻繁,推心置腹地暢談天下大勢,品評當時豪傑,探討治國用兵之道。”

“這龐統道號鳳雛,因身在江東暫不先求,孔名卻是志在必得的。諸葛亮閒暇之時長自比管仲,樂毅,其才確實可傲。”

三人皆不言語,劉辯不是一個會誇誇其談的人,不管他從何得知這訊息,是真是假,卻讓荀彧覺得自己必須去會一會諸葛亮和徐庶。若真如劉辯所言,縱然萬死也要把這麼可怕的可能是未來敵人的人請回來。

“徐庶對其老母很是關愛,你要設法將其老母接來。其母是對我大漢忠心不二之人,必然同意,其子必定來投,到時候加意時日,他說動諸葛亮,大事可成矣。所以你這次不光要去將徐庶請來,也得去會一下諸葛亮。但是記的要以禮相待,以會文才。”

“我正有此意。”荀彧退到一邊,任務算是明確了。

“公達。”

荀彧急忙上前:“微臣在。”

“我本不欲派你前往,因為此行實在是兇險重重,但是卻苦無人選,因此想到了你。”

劉辯兩難的口吻之下,荀攸頓時下跪:“皇上,自臣跟隨皇上以來,就是遇到了明主,一心報效。無奈叔叔智全,賈大夫某多,攸夾在其中,一直未有建樹。如今只要皇上說來,微臣縱然身死,也絕對不會辜負皇上期望。”

“公達此言嚴重了。”劉辯將他扶起:“公達,若是身死,則事必敗,朕危矣。”

見荀攸沒有說話,劉辯介面到:“公達可知荊州乎?”

“主公要圖荊州?!”三人大驚。

“如何?”

“不可!萬萬不可!”

“是麼?”劉辯嘴角上揚:“說來聽聽。”

荀彧分析起來:“荊州偏遠,加上地理位置特殊,是兵家必爭之地。不對,皇上如此自信…”他回到書桌前,看了兩眼,將紙遞給了另外兩人。

“原來如此,攸必然不辱使命。”

“明白了?”劉辯笑道。

“明白了。”

“荊州雖然強盛,但是透過劉琮,朕可不費一兵一卒將荊州之地全部收復。只是劉表勢大,輩分又高,先皇在世之時就不來朝貢,更別提我了。你去若是他起疑心,則必然害你。若是你被害,則我必然怒之,我怒,劉表必然發兵,朕命休矣。”

“皇上,臣明白,此舉不得有失,結好劉琮生疏劉琦,示弱劉表,讓其以為皇上懼他。”

“多說無益,公達明白藏在心裡,你兩立即動身。”

“是。”

兩人離開,就剩下賈詡一人。

第二百四十三章 虛實

氣氛有些怪異,賈詡卻始終沒有說話。

“文和,你投我之後,可有何異念?”

“君要聽真話還是虛言?”

“哦?虛言如何?真話又如何?”劉辯笑笑:“願聞其詳。”

“其實只有一個字,我將主母太后請來了。”賈詡退到一邊,此時們被推開。

“母…母后…”

“不用說了,我都明白。賈大夫的忠心你不用懷疑,哀家馬上就上路。”

這就是皇家的女人,大氣,大度,識大體。

她並沒有給劉辯機會告別,只是留下一句:“母后便在劉璋處等你,若是有生之年還想見到母后,你便來吧。”

說罷與賈詡離開書房。

劉悲的眼淚止不住的掉了下來,他決定,今夜動身,於是馬上擬旨,開始讓軍隊連夜起身,任何朝臣都沒驚動。

“呂布,你等著我。”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