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什麼辦法,後退不殺人總要比不後退和敵人拼命要好得多,殺人的前提是必須要保住自己的性命。
於是張雷下令全軍後撤,他從來不認為打仗的時候後撤就代表著認輸,相反,只有一個懂得前進後退的將領才是一個合格的將領,一味無腦往前衝的那不叫勇猛,那叫送死。
而在多爾袞看來,張雷的這個做法就是認輸的表現,於是他覺得自己現在是時候帶著人往前面推進了,衝鋒是不可能的,因為剛才的那一次衝鋒他的損失實在是太大了。
經過一天的時間,張雷他們後撤了十幾裡。當然張雷並不認為自己是打輸了,因為在這一天的時間裡面,他們殺死的清軍比自己被清軍打死的人數要多得多,這就夠了,打戰的輸贏不是按照前進後退來計算的,而是按照損失來算了,在張雷的概念裡面,誰的損失大誰就已經輸了,這是沒有任何爭議的判定方式。
多爾袞和張雷打了這一天,這才終於知道這一支軍隊的厲害,他們進退有序,各個兵種都是相輔相成的,簡直就是鐵板一塊,想要各個擊破那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只能夠硬著頭皮來打,到了晚上的時候,他不得不下令停止前進,他需要調整,不管是戰術還是在心態上面都需要。必須要想一個辦法打敗張雷,否則的話他就要進攻盛京了,到了那個時候,大清朝就完了。
張雷也下令休戰,既然對手說不打了那他就不打,他這個人還是很好說話的,總不能別人都停戰了還要硬拉著別人打,這不是他的作風,因為他不著急,他知道這樣打下去清朝遲早要被他給消耗光,除非他們能夠研究出更加先進的武器來,要知道在人數的損失上面,他張雷的損失還不到清軍損失的十分之一,這是一個很強大的比例,清軍死一百萬人他才死十萬人,問題是現在清軍加起來都還不到一百萬。
多爾袞在想辦法,但是任何的辦法都被否定了,因為他除了用巨大的人力的消耗作為代價換回雙方的貼近之外,想不到其他的能夠對張雷軍隊造成巨大殺傷力的辦法。
但是沒辦法,就算是現在這樣的情況對他很不利他也要打,他也不能夠退縮,他還是要帶領自己的軍隊為保衛自己的家園而戰鬥。但是事情似乎總在向著對他不利的方向發展,因為就在和張雷對打了幾個月之後,八月初十,他接到了從盛京發過來的加急文書,皇太極已經於八月初九日駕崩了!讓他趕回去處理喪事和主持朝政!
當接到這個訊息的時候,多爾袞當場就驚呆了,這皇太極怎麼好好的在這個時候死去了呢?但是這是大事情,是比和張雷打仗還要大的事情,容不得他有半點的疏忽,他馬上吩咐所有的人都堅守戰線,不要貿然前進,但是死也不能夠後退,而他自己則帶著幾十個親兵轉頭就走,馬不停蹄地往盛京去了。
到了皇宮外面。他已經發現整個皇宮的各個角落都已經掛上了招魂幡。白色的。在風中搖曳,看起來都顯得十分陰森。他不管不顧,直接就往皇宮裡面衝去,那些士兵看到是皇太極,誰也不敢阻攔,他騎著戰馬直接衝到了皇宮內院才停了下來。他跳下戰馬,什麼都不管,身上的盔甲都來不及脫掉就往後宮跑去。在半路上面遇見了之前皇太極身邊的貼身太監。那太監對多爾袞說道:“靈堂已經佈置好了。”
於是他領著多爾袞就往靈堂方向去了,一路上宮女太監無數,看到多爾袞來了馬上就跪下去請安,多爾袞都沒有時間去理會他們。
“墨爾根代青(聰明王)回來了。”當多爾袞來到靈堂的時候,看到他的人馬上就說道,不管是王公貴族還是朝廷官員都在裡面,不下百人。
多爾袞一邊往裡面走一邊掃視著大家,他來到皇太極的靈床前面,一下子跪在了地上,身上的鎧甲撞擊發出金屬的聲音。他一下子抓住皇太極那冰冷的手。聲音顫抖著說道:“皇兄啊,我來遲了。你怎麼就走得這麼匆忙,咱們都還沒有來得及見你最後一面啊。”他的臉上流下兩行淚水,聲音哽咽起來,完全不像是一個鐵骨錚錚的漢子。
作為皇太極的最大的兒子,在多爾袞回來之前一直都是碩塞和孝莊皇后在打理著這一切的事物,等那多爾袞在皇太極的靈床前面哭訴了一刻鐘有餘,碩塞來到他的身邊將他整個人都拉扯著站起來說道:“皇叔,父皇駕崩了,以後事情還要多多倚靠皇叔,還希望皇叔不要太過悲傷,皇阿瑪有這個東西,說是要我親手交給皇叔。”他拿過來一個用黃綢子包著的檀木箱子說道。
多爾袞迫不及待地接過這個箱子,開啟來看,裡面是幾份文書,最後還有一張紙,這一張紙上面的東西是皇太極在彌留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