紛紛拔出了自己的佩刀。看到那明晃晃的大刀,那些瘋狂的人們才總算是停下了腳步。
等場面稍微安定了一點點,郭育坐在馬上,一揮馬鞭,指了指張雷,說道:“你們為什麼聚眾鬧事?這位就是張氏商會的大老闆張雷,你們有什麼事情,當場說了吧,若是說出個理由來還好,要是沒理由,全部抓進大牢裡面去。”
聽到他這麼說,大家都是你看看我看看你,誰也不先開口。
看到這樣的情況,張雷說話了,他說道:“我就是張雷,我不知道你們是誰,雖然我這個人自認為是很好說話的,但是今天你們的所作所為已經觸及了我的底線,所以不管怎麼樣我一定會追究下去的。你們要是沒有人說話,那麼我不介意把你們全部關進去。這裡有郭大人,他是錦衣衛千戶,但是我也是錦衣衛的副千戶,兩個千戶在這裡,抓你們蹲大牢不需要任何理由。”
連番恐嚇之下,終於有人說話了,雖然他的聲音很低,但是張雷還是隱隱約約聽到了一些。“你先前給那些人每個人都是一兩銀子,為什麼我們一分錢都拿不到?我聽人說你樂善好施……”
張雷頓時就被這話給氣笑了,說道:“你這話說的好沒有道理,剛才我是施捨給了幾個流民銀子,那又怎麼樣?我的錢來得正,是我自己賺的,我想給誰就給誰,這不需要別人同意吧?至於給不給你們,這要看我的心情,好像不是我必須要做的吧?你們又不是我的大爺,我不想給就不給,你們還拿這事來要挾我?堵我家的門?真是笑話。再者說了,我樂善好施,我行善。熟悉我的人應該知道,我在徐家營連續擺了一個月的施粥棚,只要是想去吃的就能吃飽。前些rì子水災我也去了鳳陽,自己出錢安置災民。但是那又怎麼樣?那就表示對於你們我就必須要好好招待?不招待你們就砸我家大門?太荒謬了吧?”
郭育對張雷說道:“哈哈,張老闆啊,你知道的,做好人做多了,別人就會把你的恩賜當成理所當然的了。前些rì子我還聽到一個笑話,一個年輕人每一天都給睡在他家附近的流民十文錢,然後突然之間有一天,這個年輕人只給了那個流民五文錢。流民就問,為什麼今天只有五文錢?年輕人就說,剩下的五文錢我準備用來存了娶老婆。然後那個流民就打了年輕人一巴掌,說;你居然拿我的錢去養媳婦?哈哈,他忘記了,這些錢本來就都是那個年輕人的,年輕人想給誰就給誰。只是因為習慣了恩賜,便把別人對自己的好當成是理所當然的,人心啊,真是難以捉摸的東西。”
“郭大人,現在可不是說故事的時候,還是先想想這些人要怎麼處置吧,我總感覺這是誰在針對我。”如果只是這些流民的話,張雷是絕對不會和他們大動干戈的,他這人不太發脾氣,特別是對待弱勢群體,這是從小家庭教導的結果,但是今天這些人的行為除了讓他感覺到憤怒和無奈之外,也感到了萬分疑惑。如果真的是普通的流民的話,是絕對不會這麼整齊劃一的。於是張雷也不得不硬起心腸,準備將這件事情徹底追查下去了。現在敵人在暗處自己在明處,如果有了敵人而自己連敵人是誰都不知道的話,那以後會很吃虧的。
郭育點點頭,然後大聲說道:“把所有人都帶回錦衣衛衙門去,本官一一拷問。”(未完待續。)
第一百一十七章 收納流民
郭育的出面很快就將張雷和張氏商會從困境中解救出來,衙役們押解著這些鬧事的流民往衙門裡去。張雷作為受害人以及錦衣衛副千戶,也跟著去了。
雖然這些流民或許是因為吃不飽穿不暖而看到張雷的施捨後神情有些過於激動了;又或許是他們只是單純地想要一些基本的生活用品。
但是不管有多少種可能,他們現在已經觸及到了張雷的底線,他是絕對不可能隨便一說就放過這些流民的,這和仁慈無關。。 。
衙役們將這些流民圍在中間,騎著高頭大馬,手中握著明晃晃的佩刀,一群人就這麼聲勢浩大地往衙門裡去了。路上一些不知道流民鬧事的人這時候都跑出來看。
“這不是張氏商會的張老闆嗎?他怎麼和錦衣衛的混在一起了?還抓了這些人,不是說他脾氣很好,對窮人很好嗎?”有不明就裡的人問。
旁邊那人附和說:“是啊,怎麼現在做起這個事情來了?難不成也是有錢就會變壞?”
“你們胡說些什麼?是今天早上張老闆出門的時候,順手就給了幾個乞丐一兩銀子什麼的,然後其他的乞丐就蜂擁而上,把他嚇得躲在府邸裡面不敢出來,後來因為這些乞丐鬧事去砸他的府邸他才不得已請了錦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