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求出慕子歸,不說甄婉怡,就是整個甄府都是願意的。可這錢媽媽說話不利落做事也忒不厚道了,環環相扣地來算計她們,這就讓人心裡不舒服了,她這一系列的舉動無非是告訴她們,甄慕兩家現如今是共乘一舟,誰也甩不了誰,慕子歸如果出事,那甄府就得搭上一個女兒,甚至連甄明傑的前程都會受影響,所以,甄府要認清楚現狀,該出力的時候就不要想著躲起來,難怪四太太忍不住在她面前抱怨出聲。
看著沉默的甄婉怡,四太太只得把心裡的氣嚥下,“這事還是要跟你祖父商量一下,看你祖父有什麼想法?”
四太太的話正合甄婉怡之意,便點頭道:“這個時辰祖父應該在書房,我們去那裡見祖父吧。錢媽媽這話也不知真假,還是越少人知道越好。”
母女倆一起往書房去,見了甄老太爺後四太太便將錢媽媽的話一字不落的說完。
甄老爺子便陷入了沉思,良久才道:“如果京城留傳的那則謠言屬實的話,這慕子歸恐怕大有來頭,那這事還真得靠賈一鳴了。”
四太太想了想,猶疑道:“父親您是說關於康帝登基前從皇宮逃出一位妃子和皇子的謠言?”
甄婉怡驚奇道:“逃出皇宮的妃子和皇子?”
四太太點點頭,“當年康帝趁著當今陛下南巡時逼宮篡位,京城也是動盪不安血流成河,先帝好幾位皇子在此一役中隕傷殆盡,最後聽說先帝的一位妃子趁亂逃出還帶走了一位皇子。”
甄老太爺也點點頭,“按慕子歸的年歲,和當年失蹤的十三皇子還真是同年。”
四太太一聲驚呼,甄婉怡也驚訝的睜大了眼睛,有種被雷轟到的感覺,這也太狗血了吧,簡直是神轉折呀,落難皇子平民王爺這樣的戲碼竟真要發生在她身邊?
四太太臉色變了又變,聲音變得小心冀冀的,“那錢媽媽說賈老太爺能請動喻親王,可有此事?”
甄老爺子點點頭,“嗯,確有其事。當年康帝起事的時候,曾將不服他的幾位皇子和皇室宗親聚到了一起,而喻親王因甄一鳴的父親提前給了警示,裝病躲過了一劫。而後,喻親王便投誠康帝這才保全喻親王府。所以甄一鳴的父親去世後,在喻親王的提議下,康帝對甄一鳴奪情,以日代月守孝,最終將中書侍郎一職拿在手中,多年累積了無數人脈。而康帝十二年那樣混亂的時候還可以安然返鄉,這其中喻親王也是出力不少。”
四太太聽了又有疑問,“這喻親王以前投誠過康帝,那在當今面前還有說話的位置嗎?”
甄老爺子則緩緩搖頭,“當今陛下已沒有至親手足在世,喻親王是為數不多的堂兄之一,早年他們的交情尚還好,不然喻親王如今就不該還叫喻親王了,不過,如今肯定不比以前了,否則,賈一鳴兩個兒子也不會要等楊成任史部尚書才能回京待職了。”
聽了這話,甄婉怡眼睛一亮,現在宗帝已沒有手足至親在世,那如果慕子歸真是那個十三皇子的話,那他就是宗帝唯一具有血緣關係的弟弟了,這應該是一個突破口吧。如果宗帝因顧及親情放過慕子歸,那對於喻親王而言應該也是個好訊息,這樣一來,他也相對安全了一些,不是嗎?“祖父,我們是不是可以用手足之情來打動皇帝?”
甄老爺子笑了笑,“如果慕子歸身份真如我們猜測一般,那倒是可以一用,不過事關重大,除了喻親王,還得邀一些有份量的人來說才行,這樣才能對陛下施加壓力,好了,這事老夫去找賈一鳴商量,我們兩家合力發動所有關係,務必要保下慕子歸。”
甄婉怡鬆了一口氣,臉上綻出笑顏,只要能救出慕子歸,欠下的人情以後再還就是了,只不過一想以那龐大的人情債,甄婉怡還是有些頭痛,不過最先頭痛的應該新任皇帝吧,想來他也沒料到一個白衣書生身後竟有這麼大的勢力,能發動這麼多人為他求情,到時候顧著臉面只怕不得不放人了。
想到這裡,甄婉怡臉上笑慢慢收了下去,越來越凝重,然後一個激靈,突然想到歷史上那些高居在上的皇帝,大多是孤僻多疑之人,那宗帝經過一個兄長的背叛,還會不會變得更加多疑呢,一個在他看來是可有可無毫無背景的流離之人,卻能讓朝庭眾多大臣為他說情,他會怎麼想?他會不會感到威脅?畢竟他可是被親大哥趕出京城十五載呀,有了前車之鑑,他還會容許一個弟弟成長起來嗎?
“祖父,此事我們會不會弄巧成拙了?”說著便把自己的顧慮說了出來。
甄老爺子震驚地看著甄婉怡,彷彿從沒認識過一般,“九丫頭,你怎麼會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