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有了真心愛她護她的家人,她很開心也很珍惜,並以為這便是她得到的最好的人生了。卻沒想到抱著湊合的心思嫁了人,竟能意外的收穫另一份感情,雖不知道這份感情最終會怎麼樣,但她仍然感恩,能去愛能被愛,她愛的和愛她的人都是同一個人,人海茫茫,跨越兩個時空才能遇到這樣一個他,她是何其有幸?能與相愛的人共同孕育一個全新的小生命,又是何其慶幸啊?
☆、第三三六章 大 朝
祁榮的迴歸再一次讓朝堂震驚,最近這京城上空的風向標可有些不穩定呀。整體說來晉寧兩王在這一個月的明爭暗鬥裡,寧王這邊是吃了不少虧的,眼看著晉王一系洋洋得意卻只能退守。如今榮王迴歸,寧王這一系自然要慶幸,要知道寧王一系多是武將,在朝堂上與堂官對上幾乎就是個死字,要不寧王出兵之前也不會將人手都交到榮王手裡了。
晉王這邊的人也很是高興,晉王有後他們終於底氣足了,如今你榮王爺又安然回來,那兵部尚書是不是也該重新再審了呢?畢竟當初陛下那樣生氣,當場直接摘了劉淵的烏紗褪了他的朝服,就是認為榮王爺你已經喪命,如今你安然回來,那劉大是不是可以官復原職了呢?
祁榮一身真紫朝服,神色肅穆,看了出列的晉王一眼,橫跨兩步,“陛下,臣有本奏。劉淵不但不能放還需提交大理寺進行三司會審。”
此話一出群臣譁然,晉王目露兇光地看向祁榮,“榮王爺可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即便劉大人謀害了榮王爺也無需動用三司會審吧。”
祁榮看了晉王一眼,對上宗帝,“陛下,這是臣的奏本,劉淵與漠北通敵將我軍的動向我朝的舉動皆用密信送與大漠可汗,這才導致大漠軍在潼陽關外與寧王對峙,我軍出擊大漠則退,我軍回城他們又圍困上來。臣就是查到此事才急急忙忙騎馬而來,誰想還是被劉淵察覺,只是那劉淵也出乎臣弟的大膽,竟敢單人獨騎撞臣弟入護城河,愚不可及,臣弟自小在南方長大,橫渡過的大慶河,怎麼會被區區護城河沅江淹死。”
林公公接過祁榮手中的奏摺,頂著滿朝文武灼熱的視線送到宗帝手中,宗帝臉色青紫,開啟快速地看一遍不夠,又看第二遍。“啪”的一聲合起,甩到晉王身上,“賊子可惡,該死。”
晉王一動不敢動任由那本奏摺打在自己臉上留下火辣辣地痛在墜落到地上,彎身撿起奏本,裡面寫得清清楚楚,連劉淵怎麼與大漠交接送了什麼訊息給大漠大漠又回了什麼話,詳盡得如同親眼目睹一般,閉了閉眼,這一局他完敗。待睜開眼時,伸手撩袍跪倒在地上,“父皇,兒臣不敢為劉淵狡辯,請父皇降罪。”
宗帝看到最被寄予厚望的嫡長子如此卑微地跪在地上,不為自己申辯一句只請罪,心裡冒起的火又下去了幾分,半眯著眼轉動著左手大拇指上的帝王綠大班指,心裡猶豫不決。
底下的朝臣們眼神互望,暗自交流。中書令李大人率先出列,撿起被晉王放在一邊的奏本,認真地看了起,隨後交給門下省侍中,然後一個一個傳了過去。
待大部分都看完了,中書令李大人才道:“陛下,榮王爺這摺子只說劉淵勾結大漠,就算榮王爺證據俱全那也只是劉淵一個人的錯,與晉王爺無關呀。”
武將那邊傳來一聲冷哼,袁大將軍出列,“李大人說得輕省,劉淵一個兵部尚書他能做出這等誅九族的叛國大罪來,他這樣做為著哪般?這分明是一個爭對寧王的圈套,一個賣國求榮的陰謀。陛下啊,我大周威振四海這麼多年,如今卻淪落到與荒蠻之輩為伍,與野蠻之人稱兄,陛下呀,這是我大周的恥辱呀!”
“陛下,這只是劉淵一人所為,您不能只聽信榮王一面之辭呀。”
“三司會審,陛下,請將劉淵交由三司會審,是黑是白自有了斷,臣就不相信刑部那十幾樣刑具下去,劉淵還能不開口。”
一武將說完,文官那邊又不贊同了,“陛下,劉淵一文弱書生,範將軍這是想屈打成招呀。”
“陛下,那潼陽關之後便是關中平原,那可是一馬平川的肥沃之地呀,劉淵這樣是想葬送我大周江山呀。”
“陛下,那劉淵與寧王有嫌隙,這是他洩私恨呀,陛下,此事與晉王無關呀,還請陛下明鑑。”
整個朝堂吵做一團,祁榮站在首位低頭沉思似睡著一般,當聽到一陣不合宜的腳步聲響起,嘴角勾起,眼中亮光一閃,薄唇一起一合,以旁人都沒聽到的聲音道:“來了。”
“報,潼陽關急報。”
傳令將軍一聲大喝讓朝堂重歸平靜,宗陛也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