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御街迎臘柳,參差又欲領春來。
李昂這首冬至詩,不但應景,而且清閒雅緻,頓時贏得了滿堂彩。李適之等人紛紛擊節高贊,那主持禮部貢舉的達奚珣也不住地撫須叫好。
李昂高歌罷了,移動舞步到李適之面前,邀他一起下場,李適之哈哈朗笑,長飲一杯酒後走下場來,左相獻舞,免不了又是一陣喝彩之聲。
不得不說,大唐人真會玩,連老胳膊老腿的李適之,跳起舞來都有模有樣,節律嫻熟,神態飛揚,彷彿年輕了十歲。
他身為主人,一邊跳舞還一邊向在坐的賓客敬酒,把這場宴會的氣氛推向了高潮。
敬酒時主要吟詩,而賓客回敬時,也要自吟一首詩回應,這種即興之作講究的是應景,並不要求太高。
所有人的詩作比較下來,還是李昂且舞且歌時作的那首冬至詩最好,他也自然成了最受矚目的一個。
………。。(未完待續。)
第0213章雙嬌上門
冬至日之後,皇甫惟明果然上表彈劾李林甫,請皇帝罷免李林甫宰相之職。對此,李林甫自然是非常惱怒。
更讓他難受的是,宮中傳出訊息,五楊這幾天時常在皇帝面前說他的壞話,為此李林甫還被皇帝召見訓斥了一頓。
這讓李林甫感覺到了濃濃的危機感。
皇甫惟明的彈劾還是其次,如果讓五楊這樣不斷地在皇帝耳邊進讒言,恐怕用不了多久,自己就要大難臨頭了。
這天下朝之後,他立即將公孫謹、王鉷、吉溫等人召到府上密議。
公孫謹先說道:“相公,眼下皇甫惟明回京獻俘,聖寵正隆,若不能找出他的錯處,恐怕一時奈何他不得。皇甫惟明早年與太子甚善,交往密切,此番彈劾相公,實則是擔心相公動搖東宮儲位也!”
公孫謹一下子就指出了問題的核心,當初李林甫支援武惠妃廢掉太子李瑛,其後極力勸立武惠妃子壽王李瑁,然而皇帝卻立了忠王李璵(後改名李亨)。
李林甫擔心怕李亨繼位後,對他不利,因此一直處心積慮,圖謀廢黜李亨。而皇甫惟明是太子李亨死黨,這次借韋堅之事彈劾李林甫專權,排斥異己;實則是為了保護太子李亨。
李林甫撫須不語,這一點他何嘗不知。李亨於他而言,就是一把懸在頭頂上的利刃,這次與其說是在與皇甫惟明在鬥,不如說是在和太子李亨在鬥更確切一點。
公孫謹接著說道:“相公,皇甫惟明這次回京獻俘,實則是在力挺東宮,想必接下來,他一定會與東宮聯絡,咱們可派人監視皇甫惟明和韋堅的一舉一動,想必不難抓到他們的把柄。”
面容清癯的李林甫,沉沉地點了點頭道:“好,就這麼辦。五楊日夜詆譭於我,此事諸位有何高見?”
吉溫思索了一下,說道:“相公,聖上愛屋及烏,對五楊寵極一時,五楊一向與相公井水不犯河水,如今突然在聖上面前詆譭相公,其中必有內因。要是能找出其因,便好對症下藥了。”
李林甫不說話,但實際上他心裡比誰都有數。普通人往往是儘量去表現自己,而聰明人則會盡量讓別人去表現。李林甫深諳此道,否則也不會有今日位極人臣之事。
他在手下面前,寡於言語,並不代表他自己沒有主意。他更多的讓手下人來表現,一來是瞭解他們的心性和能力;二來,出了什麼問題,還可以推到他們身上,棄卒保車。
吉溫接著說道:“相公,金吾兵曹參軍楊釗終日流連於五楊府下,四處鑽營,相公若能提攜楊釗一把,要打探五楊因何詆譭相公又有何難?到時還可以利用楊釗來影響五楊,以其人之道反治其人之身。”
不得不說,李林甫是個玩陰謀的專家,他的這些手下,也個個不賴,很快就制定出了應對的措施來。李林甫聽後,很是滿意,就囑咐手下人馬如是施行。
等公孫謹和吉溫等人離開,留在後面的王鉷才對李林甫說道:“相公,昨日冬至,李適之設宴,汝陽王、皇甫惟明、韋堅、達奚珣、張垍、陳玄禮、韋見素等人都去了。”
李林甫眼中寒光一閃而沒,淡淡地問道:“龍武大將軍陳玄禮也去了?”
“相公,陳玄禮確實去了,但是不是與李適之相狎暫時不得而知。”
陳玄禮曾隨今上誅韋后、安樂公主,從龍有功,深得皇帝信任,要是他也加入李適之的陣營,倒是一件讓人頭痛的事。李林甫聽了這訊息,雙眉不禁蹙了起來。
“相公,讓人費解的是,在眾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