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林甫不急不忙地說道:“李長史應該能猜到老夫請李長史過府的用意,李長史志向高遠,想必心中定存有平定吐蕃之志……”
李林甫說到這頓了一頓,李昂眉頭微微一挑,李林甫說這話絕非無意,所謂的平定吐蕃,他只有昨天在延英殿和李隆基提過,這事情今天李林甫就知道了,說明李林甫在皇帝身邊一定安插了很多耳目。
“李長史若有志平定吐蕃,老夫是一定會全力支援李長史的,不過李長史應該也清楚,要平定吐蕃並非易事,需要我大唐上下一心,內外一致齊心協力才行。”
說到內外一致四個字時,李林甫加重了一些語氣,李昂聞絃歌知雅意,慎重地說道:“李相公說的在理,下官雖然不敢妄言定能平定吐蕃,但一定會竭盡全力。請李相公放心,下官很清楚,若不能做到上下一心,內外一致,很難有所作為,下官此心和李相公一樣,希望我大唐越來越好,越來越團結。”
李昂的回答,讓李林甫有些不放心,他乾脆直接說道:“王忠嗣還在狡辯其罪,拒不承認與太子勾結,圖謀不軌的事實,若繼續讓王忠嗣逍遙法外,朝廷就談不上內外一致,上下一心。李長史明白老夫的意思了嗎?”
李昂點頭答道:“下官明白,下官回頭就去求見虢國夫人。”
這樣的回答,李林甫終於滿意了。
李昂聽覺比普通人敏銳,他能感覺到,有人藏在堂中的落地屏風後,這讓他有些奇怪,難道是剛才那位穿著道裝的女子未曾離開?
他和李林甫又聊了一會兒,才告辭出來。
這時候大概是下午四點多鐘,街上人流如織,車水馬龍。相府外等待接見的官員的車馬排成了長龍,光憑這一點,便不難看出李林甫權勢之盛。
李昂出門後沿街往南,然後再沿著平康坊南側大街向西走,準備前往虢國夫人府上。
一路上,有不少人對他指指點點,李昂剛在隴右取得連番大捷,震動了整個大唐,讓他成為了人們心中的傳奇英雄。
現在有關他是嫡皇孫的傳言又迅速傳開來,坊間正對此熱議不休。他這一現身,自然非常引人著目。有人指指點點,有人上來和他打招呼,等閒人等紛紛讓路。
這倒讓李昂有些為難了,在眾目睽睽之下,前往虢國夫人府上總是有些不便,只是出門前,他為圖方便,騎了匹馬就出來,早知道坐車就好了。
就在這時,街角突然馳出一騎,驚得街上行人驚叫不已,連忙走避,馬上之人穿著一身道裝,卻更顯婀娜多姿,李昂一看,不是自己在李林甫府上看到的那個女子是誰?
只見她臉上靈氣流轉,雙眸顧盼生輝,手上的馬鞭一挽,拍的一聲抽向李最的馬頭。驚得李昂的坐騎嘶嘶人立而起,李昂連忙抱住馬脖子,才沒有被掀翻下馬。
那少女見了李昂狼狽的樣子,不禁咯咯嬌笑起來,“人人都說你是了不得的大英雄,冠軍侯再世,卻被我一個小女子驚成這樣,你丟不丟人?哈哈哈……”
這少女穿著道裝,偏偏一副調皮的樣子,人長得又美麗,讓人生髮不起火來。
李昂的坐騎一雙前蹄重重地踏在地上,他皺了皺眉問道:“你是什麼人?”
那少女笑道:“你剛才去拜見我阿耶的時候,不是見過我了嗎?不說這些,九公主要見你,跟我走吧。”
“九公主?”
“少裝模作樣的,你難道不知道九公主就是玉真公主?”
李昂這才釋然,皇家公主太多,因為都有封號,所以誰排第幾李昂還真不太清楚,不過玉真公主李持盈很出名,其地位尊崇,為諸位公主之首,李昂自然是聽說過的。
據說開元年間,大詩人王維就是靠給玉真公主“彈琴”才中的狀元,李白也是靠玉真公主推薦,才成為翰林學士。
玉真公主身邊從不缺文人雅士及道教人物,偶爾還會傳出一些緋聞,以前張說、高適、司馬承楨、元丹丘等人都跟他關係密切。
李昂入京以來,從沒想過要走女人的路子,以免被人說是靠做入幕之賓得到的功名,這種人難免會被朝中官員看不起,很難有什麼大的作為。
李昂不明白,素無交集的玉真公主為什麼突然要見自己。
“快跟我走呀!不知多少人想見玉真公主卻沒那個福份,現在玉真公主主動要見你,你還猶豫什麼?”少女白了他一眼,打馬而去。
李昂雖然不想和玉真公主扯上什麼關係,但她地位尊崇,主動要見李昂,李昂也只得跟著少女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