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覺得新奇,等到真正的開了火,他們便嚇懵了,不過在有老兵的帶領下,也漸漸的習慣起來,他們發覺,所謂的炮兵其實也很簡單,只需要按部就班的去做自己的事,每個人做好自己,一切都不成問題。
不過新兵們生疏,使得這火炮的準頭實在有點偏,再加上搬運炮彈和填充火藥的速度不快,從而導致火炮的射擊間隔時間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至於對炮身溫度的掌握那就更不必說了,剛剛發射之後,炮管的溫度還沒有降下,就有人急不可耐的去填充火藥,差一點釀成事故,好在有老兵盯著,對各種不規範的事總算能及時制止,沒有出什麼大事。
炮兵的艹練開始了,按照欽差大人的說法是,在接下來的半月到兩個月之內,這樣的艹練將一直持續下去,炮兵營官楊讓實在是有些緊張,這樣的艹練是在讓他有點心驚肉跳,楊讓現在最怕的就是出事故,一旦出了事,他可擔待不起。
而且看著一枚枚火炮幾乎還未校準就進行射擊,足足四五成的炮彈射偏了方向,楊讓便覺得心疼,這可都是錢啊,照這麼個艹練下去,這一天的消耗就在數萬兩銀子,大炮一響黃金萬兩,這句話是欽差大人說的,果然所言非虛。
不過值得慶幸的是,這種艹練的辦法確實還算不錯,至少在半個時辰之後,這些新兵蛋子總算有模有樣起來。
“大人,要不要歇一歇?”
一個隊官小跑過來,低聲問道。
對武官和老兵們來說,這般的射擊法實在有點慘不忍睹,也實在太過糟蹋銀子,大家都有些心疼。
第八百二十九章:心驚膽戰
“不成,欽差大人的細則裡說得很明白,天色不暗下來,這艹練就必須繼續進行下去。”
楊讓毫不猶豫地回答,在這一點上,他從不討價還價。
那隊官見狀也就不再勸說,連忙點頭稱是,怏怏地去了。
這炮擊一直持續,倒是有一群人出現在陣地上,讓人覺得有些意外。
這些人雖然也穿著軍服,但是他們的軍服和別人不太相同,與其他人不一樣的是,他們還那著木簡和筆穿行於各處,這裡看看,那裡又看看,有時會和隊官們對話,這些隊官對他們倒也客氣,之間的對話也很新鮮。
“大人,這滑膛炮有問題嗎?”
“倒是有不少,裝填起來太麻煩,尤其是火藥,原本採用你們的火藥包填充進去,確實比從前便捷了不少,可是威力卻沒有散裝的大了,還有開花炮那邊,問題也是不小,一炮下去,炮管都燒紅了”
這一番番埋怨似的口氣倒是沒有讓這些奇特的人顯出什麼尷尬或者是不滿的表情,他們很是認真地拿著筆在木簡上書寫著記錄,把隊官們所說的一些缺點原原本本地記錄下來,將問題和原因統統標註上,隨即再將這木簡小心地收藏起。
這些人便是傳說中的火器作坊的人,在大明朝,火器作坊是不允許隨意建立的,唯有一個地方允許,那便是廉州,因此整個廉州擁有大大小小的火器作坊數十座,不過就算在廉州,對火器作坊的監管也很嚴格,並不是什麼人想要籌建就籌建,在作坊裡頭還有錦衣衛和官府進駐,以保證這些作坊會嚴格遵守朝廷的一些規矩。
這些作坊多是大商賈籌建,所耗的資金很大。當然,他們的利潤也是極大,他們的收益主要是分為兩種,一種是對藩國們的銷售,由於南洋紛爭極多,因此各國爭先搶購,外銷的價格本來就高昂無比,油水豐厚,算是火器作坊最大的一個財源。
至於第二條財源,則是新軍和商隊的採購了,尤其是新軍這邊,一次採購便是百門以上,利潤也是極大,再加上火藥和炮彈的消耗,這些都是一本萬利的生意,可是要接下這麼大的生意卻不容易,新軍的火器雖然不在乎銀子,卻必須要求火器優良,你的火炮比別人的射程遠,比別人的精度高,比別人的威力更大,才能夠從新軍手裡接下鉅額的訂單,可若是處處不如人,那就只能望洋興嘆了。
因此,滿足新軍的要求成為了幾乎所有火器工坊的目標,新軍需要什麼,又要改良什麼,這些都是不容忽視的。只有比別人的火器更先進,才能吃下這塊肥肉,於是乎,一個特殊的群體誕生了,這些人從尋常的工匠中脫穎而出,對火器的原理極為精通,他們享有極高的薪水,漸漸和尋常工匠有了區別,他們做的事不再是按部就班的鍛鍊鋼鐵和鑄造炮管,而是從中跳了出來,專門對火炮進行改良和設計,他們是人人爭相競聘的物件,幾乎每個人都是各個工坊中的靈魂人物。
只有比別人更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