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這就是膨脹的徵兆,這就說明貨物的價值增加,使得商賈們有了更多投入到生產貨物的熱情中去,從而帶動繁榮,引起各地的工坊不停擴張,使得勞工越來越炙手可熱,最後導致薪水的增加。
不過今次的暴漲與從前不同,這一次來的太過猛烈,以至於所有人都措手不及,甚至是那些鄉間的土財主,竟然也知道這世上的生財之道只有開作坊,生產貨物,於是不得不將床底下一罈罈的金銀取出,投入到這既是投機,又是一場轟轟烈烈的擴張運動中去。
不過物價增長,倒是對尋常的百姓有了不少的影響,只是好處卻也可以預期,畢竟各地的作坊都在瘋狂擴建,導致用工的短缺,作坊主們投入了資本,卻是招募不到足夠的人手,除了大力從鄉間吸引佃農和農戶之外,也不得不增加一些薪俸,以保證用工。
只是這旨意傳到內閣時,內閣中的兩位大臣卻是驚呆了。
他們想到了諸多可能的情況,甚至想過太后頒佈懿旨請柳乘風去攝政,可是萬萬沒有想到,居然連先**攙和了一腳。
楊廷和對柳乘風已是厭惡到了極點,可同時也是畏懼到了極點,這個時候,他已經顯出了萬般的無奈和灰心喪氣,向李東陽道:“李公,事已至此,似已無力迴天了,哈哈真是可笑,可笑啊,都說先帝聖明、聖明,卻寧願將江山託付豺狼,也不願輕信宗室。”
李東陽心裡卻不認同,從當時的情況來看,皇上草擬這份遺詔,確實是可行的,且不說誰的關係和皇家最近,最重要的是柳乘風只是個外姓,而當時柳乘風不過是個藩王,在朝中的所謂影響力,也不過只是錦衣衛而已,皇上如何能預料到今曰這個局面,在當時,柳乘風確實是最好的人選。至少比起號召力強大的宗室們來說,卻是穩當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