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部分(3 / 4)

小說:明朝大丈夫 作者:老是不進球

,也就是說,事先有人走漏了風聲,東廠或者鎮守太監那邊也有亂黨。”

柳乘風聽了張振的提醒,一下子變得警惕起來,慢悠悠地道:“你的意思是鎮守太監王德利”

張振連忙道:“學生並沒有這樣說,只是覺得奇怪而已。”

柳乘風慢吞吞地坐下,坐在椅上,此時也開始尋思起來,王德利請東廠檔頭去喝茶,隨即亂黨埋伏刺殺,再之後東廠檔頭重傷,王德利卻沒有事。莫非這王德利有問題?

其實順著這個思路想,許多事就好理解了,畢竟王德利是個太監,太監有不少人是篤信神佛的,若說王德利被人利用成了明教餘孽,倒也不是不可能。再者說,王德利邀請東廠檔頭去吃飯,亂黨就安排刺殺,這就說明一定有人走漏了訊息,這個人難道就不可以是王德利?

更何況刺殺之時,表面上刺客的目標是東廠檔頭和王德利,可是誰又能保證這不是王德利導演的苦肉戲?除掉東廠檔頭是真,自己也隨這東廠檔頭被刺,豈不是正好可以證明自己的清白?

柳乘風胡思亂想了一陣,心裡卻又是想,想這麼多做什麼?沒有證據,人家又是鎮守太監,難道還能把他怎麼樣?

不過這個王德利,倒是要盯緊一些。

打定了主意,柳乘風朝張振笑了笑,隨即道:“你提醒得好,不過王公公畢竟是宮裡的人,這種事還是不要四處去亂說,徐圖漸進吧。”

張振點頭道:“大人說的是。”

第二百二十一章:誰都不是省油的燈

柳乘風的動作,自然而然,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尋常的百姓,關注的是千戶所,可是各大衙門,關注的卻是柳乘風。

柳乘風這個人,其實一舉一動都落在大家的眼裡,原本對這新來的千戶,大家並沒有表現出過多的關注,在他們看來,在這個節骨眼裡,北鎮府司派來的千戶,多半都是替罪羊,定是在這北鎮府司中不受關注的可憐蟲,所以才將這人打發到這北通州,是生是死,反正也沒有什麼大礙。

不過等到柳乘風一下子整肅千戶所,雷厲風行之後,大家又不由重新審視起這個柳乘風了。

這裡距離京師不過幾十里之遙,不必快馬便可一曰往返,能在這北通州任個一官半職的,哪個和京師裡沒有一點關係。

接下來一個個的訊息,都讓這些人態度發生了逆轉。

原來這柳乘風不但不是可憐蟲,而且是京師裡近來風頭正勁的人物,不但在牟斌牟指揮使看重,多為迴護,便是太子也與他關係莫逆,據說連陛下也對他青睞有加,此人因公封了伯爵,欽賜飛魚服、繡春劍,在京師裡,屬於人見人畏的人物。

得到了這些訊息,大家才算是明白了,這一次只怕是北鎮府司甚至是宮裡下定了決心,要整肅北通州,把那些亂黨揪出來,所以,才派出這麼個人物下來。這個柳乘風,來頭不小,看來絕不是個好欺的角色。

北鎮府司這邊磨刀霍霍,無論是兵備道,還是知府衙門,倒是沒有興致關注這柳乘風如何去揪出亂黨,畢竟為官之道,本就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他們北鎮府司要拿賊,自管拿去,大家也各自有各自的職守,自然無人去狗拿耗子。

不過這個柳乘風,倒是可以打一下交道,畢竟大家都在一地為官,通通氣卻是必要的,兵備道衙門裡,兵備道按察使黃震微微眯著眼,聽著一個書吏的彙報,手撫在案牘上,一直沒有做聲。

兵備道本是各省重要地方設整飭兵備的道員。置於各省重要地區。弘治朝以前,倒是並不常設,可是到了弘治年間,這兵備道的職權漸漸變得炙手可熱起來,他們掌管監督軍事,並可直接參與作戰行動。還可以監察地方官員,彈劾地方不法之事,可以說,在這北通州,真正主事的不是知府衙門,也不是錦衣衛千戶所,更不是東廠,而是兵備道的按察使。

這黃震,就是兵備道按察使,正三品大員,上馬治軍,下馬管民,同時還負責監管北通州大小官員,甚至是親軍和東廠,也可以彈劾。原本這兵備道的按察使,直接隸屬於本省巡撫、總督,不過這北通州,卻屬於順天府的範疇,所以按道理,北通州兵備道按察使,是應該歸屬於順天府府尹管轄。

不過規矩是規矩,這北通州卻是破例的地方,這兒畢竟臨近京畿,又至關重要,所以黃震的直屬上司並不是順天府府尹,而是兵部尚書劉大夏。

如此一來,在這北通州,黃震絕對算是最大的地頭蛇,如今他主掌通州兵備道已經四年,這一次京察,他也得了一個‘才’字的評價,才字是四格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