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的事,你有什麼想說的?才去邊關不到半年,你便善殺了一位副將,斬殺我們西梁四位聖道高手,甚至,還將花旗衝都打成重傷。你到底想要做什麼?”
莫小川低著頭,小聲說了一句:“花旗衝算不得重傷吧?”
“胳膊都斷了,還不是重傷?”莫智淵蹙起了眉頭。
莫小川的心裡卻是七上八下的,聽莫智淵的口氣,似乎並不想如何責備他,可是,卻又處處緊逼著。莫智淵到底要做什麼,確實,讓他實在難以捉摸。
思索片刻,莫小川心中下定了決心,居然莫智淵不開門見山的說,那麼,自己乾脆死豬不怕開水燙算了。當即,他深吸了一口氣,道:“此次之事,臣雖然覺得無錯,不過,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一切全憑皇上裁決,臣不敢有半絲怨言,聽候處置。”
莫智淵的眼睛眯了眯,看著莫小川,突然搖頭一笑,道:“是不是太后教你的?”
“沒有,奶奶什麼都沒有說。”莫小川搖頭。
“今日讓你過來,並不是為了你那些胡鬧之事,明日早朝之上,自然會決斷你與花旗衝之事。”莫智淵說著,從一旁拿出一張錦帛,遞到了莫小川的面前,道:“你看看這個吧……”
今天的狀態很差,只有兩章了。
第九百八十六章 一滴眼淚
莫小川心頭疑惑,莫智淵今日好似有些反常,原以為,自己會被他罵個狗血噴頭,卻沒想到,反倒是讓自己看起什麼文章來了。難道,要讓自己獻什麼治國之策?
在這方面,按理說,莫智淵才是專家啊。
莫小川心頭不解,也不多問,接過錦帛,放在眼前仔細觀瞧。這才發現,這並非是什麼文章,而是一封信。開頭的稱呼是,“智淵賢弟”。
賢弟?
莫小川不禁充滿了好奇,什麼人會稱呼莫智淵為賢弟呢?這個人的身份,也必然不簡單。
想到這裡,急忙繼續看下去。
這信並不長,只是寥寥數語,不過,內容卻讓莫小川很是震驚。
看罷落款,他也終於明白過來,寫這信的人,乃是南唐的皇帝。南唐與西梁向來交好,即便有些好磕碰,也一般都不擺到桌面上,南唐的皇帝年紀已經六旬有餘,他稱呼莫智淵一聲賢弟,倒也算是在情理之中,而且,看樣子,這是一封私信,並非國書。所以,在稱呼上,也就隨意簡單了一些。
不過,這內容卻不簡單。
信中的內容,大概是說,燕國葉逸即位,這小兒無道,居然多次縱容邊關將士渡江搶掠,前段時間,北疆大營還進攻西梁。若不給他點顏色看看,這狂妄小兒,都不知道天高地厚了。
話說的雖然好像很在理,不過,明眼人一看就明白,南唐皇帝是想要聯合西梁來吞掉燕國,先寫信過來,談一談口風。
莫小川看罷之後,良久無言。
莫智淵也不催促他,似乎在等著他完全地消化這個訊息。
良久之後,見莫小川的面色由思索之色,轉化為平靜之後,莫智淵這才開口,道:“此事,你怎麼看?”
莫小川沉默片刻,道:“燕國雖然現在內部動盪,但並非朝夕可以攻下的,皇上若有此意,還需做好完全準備才是。”
“聽你的意思是,此事可行?”莫智淵緩聲問道。
莫小川想了想,道:“可行是可行,只是,臣覺得,現在還不是時機。以前與燕國在邊關開戰,取得一時優勢,並不能說明太多。若要攻去燕國,對國力必然有極大的損耗,若到時,蠻夷國和吐蕃趁機犯境的話,怕是我們將會三方受敵,極為掣肘。”
莫智淵坐了下來,突然一笑,道:“吐蕃那邊,倒是不難解決。”
“哦?伯父已經有了妙計?”莫小川見莫智淵放鬆下來,也就不再拿捏。
“此事,還需由你來入手。”莫智淵說道。
“我?”莫小川眉頭一蹙,隨即明白過來,脫口道:“伯父說的是那位吐蕃公主?”
莫智淵微笑點頭。
莫小川卻沉下了眉頭,道:“其實,起先侄兒也想過,只是,她只是一介女流,如何能夠決定兩國邦交之事。怕是,此事並不好辦。”
“若是和親呢?”莫智淵說道。
“伯父要納她為妃?”莫小川下意識的張口說道。
莫智淵猛地一愣,隨即輕咳了兩聲,瞅了莫小川一眼,道:“你便只能想到這一點嗎?難道我們莫家除了朕,便再無其他男人了嗎?再說,她的性命是你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