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意願。把無上的福祉帶給每一個人。同時,上師也勸眾人把道路讓開,好讓使團早些去邏些見到贊普。”
來興兒咂舌嘆道:“想不到貢布上師在吐蕃百姓心中享有如此之高的威望,今日真令人大開眼界。”
央宗凝視著貢布上師的背影,用充滿虔誠的口吻說道:“上師於吐蕃有再造之恩,吐蕃人人皆感念他的恩德,視他為當世活佛。即連如今朝中的大倫朗格、小倫多措都是他座下的弟子呢。”
兩人說話間,貢布身形過處,人們已盡將道路讓開,貢布立在空曠的道路當中。遠遠地衝央宗招招手,央宗高興地對來興兒說:“殿下,上師招呼咱們可以啟程啦。”
來興兒同錢大順一同回到使團中間,翻身上馬。向著身旁的林樹興高采烈地說道:“大人怎麼不去瞧瞧?貢布上師比起長安城裡的那些個和尚、道士來,那可威風多了!”
林樹淡淡一笑,拱手道:“王爺可願聽下官說說貢布上師的身世、經歷?”
來興兒瞪大眼睛驚訝道:“呀!原來大人早就知道這些,快請說來聽聽。”
兩人並轡而行,林樹遂將貢布上師的出身、事蹟從頭至尾詳細講述給了來興兒,只是有意迴避了貢布上師也是宦者之身這一節。來興兒聽得唏噓不已。脫口向林樹問道:“大人,為何長安朝中沒有向貢布上師這樣的人物?”
林樹竟被他問住了,不知該如何回答才好。
路人口口相傳,人人都得知了自己有幸與貢布上師半路邂逅的訊息,又因獲悉貢布上師為迎接大唐使團而來,不便在途中滯留,因此,從農歌驛到邏些城百餘里的大道上,人們再不圍攏上來,都自覺地排列在道路兩側,躬身向從身旁走過的使團一行行禮注目,以表達心中的尊崇之意。
來興兒策馬在眾人面前走過,心裡充溢著此生從未有過的榮耀和自豪,貢布上師彷彿是浩翰星空中最明亮的一顆星星,在他的光輝引領下,來興兒依稀找到了他自己的人生方向。
使團進入邏些城時,天色猶在半亮半暗之間。來興兒想到自己千里跋涉,終於到達了母親所在的城市,不免一陣激動。眼見得這邏些城中街道上行走的吐蕃人大多赭面披髮,形容可怖,又不禁暗暗心驚。
貢布上師入城後即親自來向來興兒告辭,微笑著說道:“央宗會安排好殿下一行的飲食起居,請殿下在館驛中好生歇息,貧僧身在佛門,不便久留,就此告辭了。”
來興兒翻身下馬,向貢布深鞠一躬,依依不捨地挽留道:“小王得與上師結識,可謂三生有幸,欲邀上師同至館舍作竟夜長談,煩請上師為小王釋疑解惑,如何?”
林樹見貢布面有難色,忙上前勸來興兒道:“上師連日奔波,身子難免睏乏,王爺欲向上師請教,不妨留待它日,目下還是請上師早些回寺歇息吧。”
來興兒猶有不捨之意,貢布上師見狀,雙掌合什,沉聲道:“大唐內憂外患未盡,望睦王殿下心無旁騖,但以國是為重。它日有緣,必會重逢。貧僧告辭了。”說罷,轉身大踏步而去。來興兒站在原地,望著他的背影漸漸遠去,竟是久久不肯移步。
第三十三章 牛首盛筵(一)
央宗帶領著來興兒、林樹等使團一行來到館驛,卻見館驛門前齊刷刷站列著兩排頭戴氈帽,身著皮袍,腰懸彎刀的吐蕃武士,為首一人央宗識得,正是納悉摩府中的大管家旦巴。
旦巴笑嘻嘻地走至央宗面前,躬身問道:“央宗大人一路辛苦了,不知哪位是上邦來的睦王殿下?”
央宗看了看他身後那兩排雄壯威武的吐蕃武士,不明所以地反問道:“旦巴管家率人守候在館驛門前,是為了何事呀?”
旦巴依舊面帶笑容,大咧咧地答道:“大將軍已在府中備下酒宴,要為上邦來的貴客接風洗塵。我等奉命在此專為迎候睦王到來。”
央宗聞言一驚:納悉摩的訊息果然靈通,使團才一進城,他就已經知道了。他尚在猶豫著不知該如何應對,林樹從他身後走上前問道:“怎麼回事?”
“我朝納悉摩大將軍差人來請睦王殿下到府中赴宴。”央宗只得用漢話如實回答。
林樹聽了,也大感意外,不知納悉摩為何要急著面見睦王。雖然林樹知道張諒到吐蕃就是投奔的他,但既聽貢布上師所言,納悉摩乃是吐蕃朝中手握兵權的第一重臣,若是使團一來便拂了他的面子,反倒不美,於是便向央宗說道:“請你轉告這位官人,林某願陪睦王殿下一同去府上拜訪納悉摩大將軍。”
誰知,待央宗把林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