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3 / 4)

節哀順便,如有召喚,老臣可隨時入宮晉見,何勞娘娘移駕敝宅。”

皇后在景雲叢的導引下,邊往院裡走,邊說道:“你本不同於旁人,如今暄兒嫁入東宮,你我更算得兒女親家。前些日子,宮中舉喪,你和暄兒要進宮祭奠,宮人不知親疏,將你父女擋在門外,本宮這回前來,也算得給你們賠個不是。”

景雲叢聽皇后如此說,嚇得“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連連叩頭道:“娘娘言重了,老臣全家萬死不敢承當。”

皇后見這位統率三軍的大將在自己面前這般誠惶誠恐,臉上閃過一絲得意,隨即安慰道:“你且平身。今兒咱們只論親戚、故人之情,不要顧忌君臣的名份。你家中之事,本宮業已知曉,只是普兒猝亡,令本宮心神大亂,一時之間無暇顧及。仔細想來,為人父母和做人兒女,雖一名慈,一名孝,然其情並無不同,我兒亡故,你家先人九泉之下不得安寢,咱們也算是同命相連了吧。”

景雲叢只得喏喏稱是,待要請皇后正堂落座回話,不想皇后接著說道:“聽人說皇上賜你的這座宅子裡有棵桂花樹,堪稱‘京城桂王’,咱們不妨邊賞花邊敘敘舊,將軍以為如何?”

景雲叢一臉茫然地答道:“娘娘恕罪,老臣在此居住不過十餘日,不知這院中有什麼‘京城桂王’啊。”他話音未落,只聽得駱三兒在隨行的人群中叫道:“老爺,咱這後園中真有一棵老桂樹,開的花可香咧。”

皇后素知景雲叢治家如同治軍,平時家法極嚴,今天不知從哪裡冒出個孟浪之徒,大感好奇,於是不顧景雲叢的喝斥,招手叫駱三兒來到面前,說道:“你既說有,那就前面帶路吧。”

駱三兒往日只是聽村中老人講故事時談起過皇帝和皇后,今天親眼見到皇后,覺得她不但長得象畫中的神仙那樣好看,說話聲音也格外的好聽,便身不由已地夾雜在隨行的人群中,想多看幾眼,多聽幾句。當他聽到皇后要去賞桂花,景雲叢不知道這院中長有桂樹時,衝口便叫了出來。皇后要他帶路,他也不知道行禮,就指著通往後花園的小路說:“從這裡走,抬腳就到。”

景雲叢生怕駱三兒在皇后面前唐突失禮,闖下禍來,遂斷喝一聲:“回門房候著,娘娘不與你計較,我卻饒不得你。”

皇后見駱三兒竟是對官家規矩一絲不懂,人又生得十分健碩憨厚,愈發覺得新奇,便指著駱三兒對景雲叢說:“且叫他跟著,待會兒本宮還有話問他。”

一行人來到後花園中,果然見園子中央生長著一棵枝繁葉茂、狀如傘蓋的桂花樹,馥郁的花香撲面而來,沁人心脾。皇后加快腳步走到樹前,但見濃蔭遮地,樹下竟是分外地陰涼,連日來的陰霾心情不禁豁然開朗許多。她一面吩咐芙蓉差人在樹下襬下幾張涼凳,一面笑著對景雲叢說道:“將軍有如此雅福而不自知,倘若不是本宮今日前來,恐怕要白白浪費了這滿園的花香,豈不可惜?”

景雲叢陪笑道:“老臣是個粗人,見慣了軍營之中的刀槍劍戟,對這花花草草的,從不曾留意。讓娘娘見笑了。”

皇后在上首的一張涼凳上坐下,示意景雲叢坐下說話,關切地問道:“將軍進京後還沒見過暄兒吧?”

景雲叢尚未返京就得著了太子奉旨閉門讀書的訊息。太子私召大將進京,皇帝處分太子本在他意料之中,只是沒想到處分會這麼嚴厲,雖暫時沒有明詔廢黜,但形同圈禁,接下來廢立之事隨時可能發生。正因如此,他才臨時作出決斷,向皇帝堅辭一切職務,告老還鄉,以避免禍及自身。皇后和太子一向不睦,今天突然駕臨,景雲叢猜想不可能與太子毫無關涉,這會兒聽她問及女兒,便試探著回道:“太子嬪不懂宮中規矩,擅派宮中內侍傳遞家信,蒙娘娘寬恕,這份恩情老臣父女沒齒不忘。老臣自入宮面聖,承皇上恩准,留京守孝,這幾日一直籌劃先父墓室整固之事,與太子嬪未曾見過。”

“太子如今被皇上關在東宮,暄兒出入宮門自有些不便。不過,你既奉旨留京,父女倆早晚會有見面的時候,也不急在一時。太子此番行事雖有些草率,但本宮想他是擔心前方軍心滋擾,給叛軍造成有利之機,才派人召你回京的,其中並無不軌之思。皇上一時氣惱,關他幾天也就罷了,難不成要把個儲君一直關下去不成?”皇后果然提到了太子,而且話中有話,靜等景雲叢如何解說。

景雲叢喟然長嘆一聲,起身跪倒在皇后面前:“都是老臣失德,招致天譴,使先人不寧,累及太子啊!”

皇后忙命人扶起景雲叢,冷笑一聲道:“什麼天譴!依本宮看來,分明是有賊人作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