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吐蕃軍士們醒過神來,上前幫著納悉摩圍攻辛十二孃,急中生智,放過一箭後,即調頭朝著宣政殿內跑了進去,嘴裡還煞有介事地大聲嚷著:“衝進中軍帳,助官軍殺蠻子啊。”
見他這麼一闖,與辛十二孃纏鬥在一處的納悉摩反倒急了。他明知宣政殿內只有手無縛雞之力的李承宏和湯寬君臣二人,倘若被這後來的刺客闖進殿去,將他二人殺了,自己精心策劃的這一場以漢制漢的好戲不就徹底演砸了。納悉摩苦於無法擺脫辛十二孃對他疾風暴雨樣的進攻,只能勉強騰出空來,衝著宣政殿前階下呆立著的那群吐蕃軍士厲聲吼道:“快,快進殿攔下那小子,別讓他傷著新皇。”
守護在宣政殿前的吐蕃軍士都是納悉摩的親兵衛隊,論戰力自是強過尋常的軍士,方才他們只是被驟然響起的登聞鼓聲和繼起的叫嚷聲搞得猝不及防,一時間亂了方寸,待瞧清楚了前來刺殺已方主帥的僅僅只有兩個人時,不禁又羞又惱,當下在帶隊校尉的指揮下,兵分成兩路:一路幾十號人尾隨著來興兒向宣政殿內衝去,遵從納悉摩的將令前去保護李承宏;另一路一百多人則紛紛亮出兵器,吶喊著朝辛十二孃奔了過來,試圖幫著納悉摩一舉將刺客除掉。
第一百八十六章 劍斬叛臣
來興兒得益於吐蕃軍士未曾料到他沒有直接去幫著辛十二孃行刺納悉摩,而是調頭進了宣政殿,待到他一頭闖進殿來時,卻意外地發現殿內並沒有吐蕃軍將,只有兩名漢人。
當辛十二孃出手刺殺納悉摩之時,殿內的湯寬聽到殿外動靜不對,正要邁步出殿去瞧瞧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卻突然聽到大明宮鼓樓上的那面登聞樓炸雷似地響了起來,緊接著就聽到有人喊“官軍攻進長安來了。”他心猛地一顫,正感心慌意亂之時,只聽到身後傳來李承宏驚恐異常的聲音:“愛卿護駕,愛卿別拋下朕一個人在這裡。”
李承宏再怎麼說也是自己三跪九叩尊奉的君主,架不住他對自己苦苦哀求,湯寬遲疑著停下了腳步。他回身瞅見殿內一側為納悉摩設立的帥案上放著把寶劍,急忙走過去將劍拿在手中,這才安慰李承宏道:“陛下莫慌,這一定是宮內奸細在擂鼓作亂,官軍哪會這麼快就攻進長安來了呢?有臣陪伴在陛下左右,陛下但放寬心就是。”
誰知他話剛說到一半,來興兒一頭便闖了進來。
湯寬警惕地用雙手將劍連帶劍鞘一同高舉過頭頂,當頭衝來興兒喝道:“大膽毛賊,休得亂來,且吃我一劍。”嘴裡這樣嚷著,雙手舉劍卻遲遲不敢砍下。
宣政殿內的光線相較殿外仍顯得陰暗一些,來興兒剛從殿外跑進來,一時之間只看到殿內有兩個漢人裝束的人,難以分辨出他們的模樣,及至聽到湯寬衝自己呼喝,才恍然辨認出湯寬的聲音。
“原來是湯大人哪,這就是你效命的朝廷嗎?”來興兒不由分說,緊走幾步,劈手從湯寬手裡奪下了寶劍,拔劍在手,用劍鋒指著湯寬質問道。
湯寬隨即也認出了來興兒。事到如今,他情知已抵賴不過,遂衝著跟在來興兒身後衝進殿來的一干吐蕃軍士命令道:“此人是朝廷派在宮中的奸細,快把他殺了。”
來興兒在延英殿做過幾個月的掌書,素知這大明宮的各座議事殿皆建有側門,此刻眼見自己被幾十名手執利刃的吐蕃軍士堵到了殿內,遂打起了從側門脫身的主意。
他縱步躍至湯寬身後,用劍架在湯寬的脖子上,冷冷地向湯寬說道:“湯大人,你既然做的是吐蕃人的官,就煩勞你叫他們退到殿外去吧。”
湯寬但覺脖項間一陣陣涼氣逼來,哪還顧得上絲毫體面,甩著哭腔兒央求來興兒道:“小兄弟,上天可以為我作證,他們哪兒會聽我的呀。我尊奉的是坐在你身後的這位皇上,他可是位皇室宗親哪。”
來興兒眼見吐蕃軍士並不把湯寬的死活放在心上,舉刀擎劍一步步朝自己逼了過來,心中一急,揮起一劍,將湯寬砍翻在地,躍步竄至李承宏身邊,用劍緊緊地逼住他,衝殿內的吐蕃軍士們叫道:“湯某人的命你們可以不要,他的命你們不會也不要吧。識相的話,都給我退到殿外,否則我便與他同赴黃泉。”邊說邊手腕微微用力,李承宏的脖子上登時滲出一道血印來。
吐蕃軍士們果然被他這一手給震攝住了。湯寬身為一名降臣,他的死活吐蕃軍士們固然可以不顧,可李承宏卻是納悉摩親手扶立的傀儡皇帝,要是來興兒像方才殺湯寬那樣也將他殺了,納悉摩面前他們只怕是不好交待。因此,一見來興兒挾持住了李承宏,並且悍然聲稱他不惜與李承宏同歸於盡時,吐蕃軍士們開始猶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