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部分(3 / 4)

“此人不是別人,就是聖上回駕長安後新近冊封的寶昭儀櫻兒。”來興兒輕聲說出櫻兒這個名字,不露聲色地觀察著景昭的反應。

景昭不愧有“神探”之稱,心中雖對來興兒懷疑櫻兒即是在陝州軍營中行刺的刺客大感震驚,然而面色上卻瞧不出一絲異樣來,只迅速追問道:“何以見得?興兒,寶昭儀可是正得寵的嬪妃,你要是拿不出真憑實據來,恐怕很難說服聖上相信你說的話啊。”

“正因為目前我還只是對她有所懷疑,缺乏有力的證據證明櫻兒就是在承天門外暗算娘娘,並先後兩次意圖行刺你我的那名神秘刺客,我才欲在離京前將此事託會給景兄,暗中對櫻兒展開調查。我相信,再狡猾的狐狸,也終有露出尾巴的那一天,更何況景兄素有‘神探’美譽,只要景兄肯應承下此事,用不了多少時日,就會有所發現的。”

景昭忽然無聲地笑了,用手指點著來興兒的鼻子說道:“興兒,你跟我說老實話,在陝州那晚兒你是不是就懷疑到了櫻兒頭上,當時為何告訴我呢?”

興兒抱歉地衝景昭抱了抱拳,解釋道:“實不相瞞,直到昨日從皇上那兒領受了前往涼州的這趟差使之前,我還尋思著自己親手將這刺客臉上那層假面具給揭下來。可是,此去涼州,不知哪年哪月才能返回長安,如放任這條毒蛇肆無忌憚地咬人,還不知道要出多大的亂子,所以特地在臨行前登門拜訪,想將此重任託付於景兄你的身上。不過,櫻兒現今既已貴為二品昭儀,要找出對她不利的證據,在皇上面前將她扳倒,不僅頗為不易,還要擔著莫大的風險,景兄你……”

景昭聽來興兒話裡話外猶帶有一份對自己的擔心和疑惑,遂有意用輕鬆的口吻對他說道:“對我,興兒完全不必擔心,莫說她一個新晉昭儀,就是正宮皇后犯了如此逆天大罪,我景昭也有膽量拉她下馬。不過,我現在最想知道的是,你怎麼會懷疑到櫻兒頭上的呢?”

來興兒在下定決心,打算將暗中調查櫻兒的事託付給景昭來辦之時,就料到了景昭必有此問,現在聽他果然問到了懷疑櫻兒的理由,微微一笑,不緊不慢地從頭說了起來。

“景兄,你還記得長安淪陷那晚,娘娘中人暗算,被張諒趁機揮刀劈於馬下,你我二人搶過娘娘的屍身,避入大明宮後曾經就那躲藏在暗處,發暗器行刺娘娘的刺客的真實身份有過的一段對話嗎?

當時,由於恰逢張諒率吐蕃軍攻進長安,因此你我皆不約而同地認定,暗算娘娘的必是吐蕃人事先埋在長安城內的奸細所為。”

“不錯,正是如此。我還記得,那晚在漆黑一片的大明宮中,咱們還沒說上幾句話,那刺客就緊跟著再次出手,意欲致你我於死地,也正是那晚,咱們才發現,那刺客多半應是位女子。難道她不是吐蕃人的奸細嗎?”景昭經來興兒一提醒,努力回憶著當時的情形,不解地問道。

第二百二十章 初現端倪(下)

“景兄啊,正是吐蕃人那晚攻進長安,才將你我二人對那刺客真實身份的猜測引向了歧路。”來興兒感嘆道,“這些日子,我細細琢磨那晚刺客的種種行為,竟有了一個驚人的發現:刺客在承天門外,娘娘率軍與吐蕃人對陣之時,發射透骨釘暗算娘娘,她真正想幫的人是張諒,而不是吐蕃人!”

“這有什麼區別嗎?”景昭先是脫口向來興兒問了一句,旋即就恍然大悟道,“你是說,這名刺客是在李進忠主持的‘靖宮’行動中漏網的一名張氏殘黨?!她見張諒與姐姐久戰未決,便心生歹念,發暗器暗算姐姐,相助於她真正的主子——張諒。”

來興兒見景昭一點就透,臉上浮現出一絲笑意,繼續解說道:“對,只有在前朝張皇后死後,奉張諒為新主的張氏殘黨,才會在我從背後偷襲張諒得手之後,像發了瘋似地尾隨在咱們身後,到了大明宮中不惜暴露自己的性別,也要致你我,不,確切地說,是想致我於死地。倘若她只是吐蕃人的奸細,完全不必如此冒險。

在確認了暗算娘娘的刺客是張氏一黨,而非吐蕃人的奸細之後,我聯想起了兩個多月前,在我未曾淨身就入宮為宦的真相暴露以後,承景元帥和柳先生力勸,皇上饒過了我的死罪,大將軍吳弼求得皇上應允,將我發落至長安郊外的宮人墓地‘野狐落’守墳。現在想來,吳大將軍是把我當做誘餌用慣了,懷疑我與張氏一黨在牽連,將我派至安葬有張皇后遺骸的‘野狐落’,就是要誘使暗藏在長安的張氏殘黨會派人與我取得聯絡,相機盜取張氏遺骸,到它處安置。結果,前來夜探‘野狐落’的人竟是與我一同從邏些返回長安的納玉,而不是張氏殘黨中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