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室與國公府之間產生誤會,給皇上增添煩惱,也讓孃家因為她而名譽上蒙上了一層灰。
然而堂堂的寧王妃究竟做了什麼?
似乎她什麼都沒有做,不過是戶部突然盯上了她的嫁妝,然後臆想了林矍貪瀆的可能。甚至因此上述參奏林矍……戶部這是想做什麼,該做的事情不去做,反而盯著王妃的嫁妝?
誰給他們的膽子,誰給他們的資格?
☆、第93章 徹查
“兒臣有罪,讓父皇為兒臣之事煩心,讓父親為這兒臣之事病倒。 若非兒臣一意孤行,當初未曾公開自己嫁妝的具體數額,如今也就不會引來戶部對父親的窺探,繼而導致父皇大發雷霆,傷了龍體。”明華跪在正陽殿外,聲聲清脆透徹,傳入了殿內。
“兒臣有罪,兒臣不孝讓父親名譽蒙羞……”
正陽殿內,皇上聽著外面請罪的聲音不由有些煩躁,問道:“這是第幾條了?”
“回皇上,第六條了。”鄭海躬身回答,目光朝著窗外看了眼,半響見皇上雙眼微微眯著,不由道:“皇上若是覺得吵鬧,奴才就請寧王妃離去?”
“不用了,讓她進來吧。”皇上擺手,坐了起來。鄭海連忙過去扶著他的手,送皇上坐在了書桌之後,這才親自出去請了剛好把謝罪摺子背完的明華。
“寧王妃,請起吧,皇上招你入內說話。”鄭海道,明華這才緩緩起身,跟隨他進了正陽殿。
明華很少單獨面聖,然而在皇上面前卻沒有絲毫的拘束,上前送請罪摺子,請罪,應對得當,態度誠懇謙卑,縱然是接連被林矍貪瀆的案子鬧得心煩的皇上,也沒有理由對她怒目相對。
更何況,明華請罪的話說得清清楚楚,皇上縱然是煩躁,卻也不會真的遷怒到她一個女人身上。
關女人什麼事情,關嫁妝什麼事情?如今這樣的局面,擺明了就是針對林矍和寧王的。林明華,不過是那些人作伐的緣由而已。
“都是一家人,何必如此拘泥於君臣之禮呢。”皇上擺手,示意鄭海扶人起身,道:“坐下慢慢說吧。”
明華謝恩,卻是不敢坐,只認真道:“兒臣不敢放肆,在父皇面前,兒臣雖然是兒媳,卻也是臣女。”
皇上欣慰,這般懂得分寸,當初倒是給寧王指了一門好婚事。他對明華瞭解並不算深,當初長公主在京的時候曾經抱怨過明華蠢笨,如今看來聰明倒是算不上,然而懂得規矩,心思純孝。
女人,太過聰明瞭那就是自作聰明瞭。
這般守規矩、懂進退、又純孝之人,才是剛剛好。
不然,就會如同長公主玩弄權勢,又或者如同皇后那般,竟然敢從二十多年前就算計他的皇子,讓欽天監偽造命格。明華這樣就很好了,林矍倒是把女兒教的不錯。
明華不知道皇上所想,然而從他態度的變化上也能夠察覺出來一二。她漸漸放下心來,把當講的話娓娓道來,認錯、垂淚、放低姿態,沒有一絲的遲疑和不甘,然而整個過程中卻是沒有為林矍辯解半句。等到離去的時候,皇上態度很是緩和,笑著道:“你且放心,戶部那些人自然不會驚擾到林卿養病,至於你的嫁妝,宮中自有入冊的單子,讓那些人去查就是了。”
牽扯到了皇家的事情,哪裡還是戶部那些人想怎麼樣就能夠怎麼樣的?
若真的要查起來,首當其衝的當時齊王才對。別忘了,齊王妃蕭氏“暴病而亡”,其子“意外身亡”,那數額巨大的嫁妝可還留在齊王府中呢!蕭家如今是落魄了,可是要真的鬧起來,皇室的臉面往哪裡放?
原本不過是查一查一個當年駐守邊境的大臣而已,若非明華主動請罪,只怕在不知不覺中這事情就要鬧大了。
皇上緩緩搖頭,半響才叫了聲鄭海,道:“之前不是叫了齊王入宮嗎?等他來了,就讓他回去好了。”這個兒子,實在是讓他失望了。
鄭海低聲應了,扶著皇上去休息,回頭又安排各項事宜。
明華入宮請罪,寧王自然不能陪同,然而卻一直等在宮城外面。見她換了一身衣衫,容貌整潔地出來,他連忙迎了上去,道:“可還好?”
明華笑著點頭,“王爺不必擔憂,父皇很是慈愛,不僅沒有責罰我,還寬慰了我幾句。”她話還未說完,就被寧王握住了手。明華不由一頓,才又低聲道:“王爺親自代筆寫的請罪摺子,皇上如何不受用呢?”
寧王正想說話,就聽得身後傳來車行之聲,回頭看去卻是齊王府的車架。
齊王下車,見著寧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