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部分(3 / 4)

小說:遠東1628 作者:風雅頌

後金的基本國策。為了實現這個宏偉的目標,就必須積蓄軍力,擴充軍備則需要大量的軍費開支,經過多年的征戰的後金政權國庫空虛,負擔不起龐大的軍需開支。

老奴在遼東大地專搞破壞,不搞建設,佔一塊地方就搶光一片,韃子除了打仗和打獵在行,對種地、打鐵一竅不通。後來大明對遼東實行了嚴密的經濟封鎖,遼東地區被韃子禍害的很厲害,後金政權也迅速陷入了缺衣少食的境地。

經常往來於中原和草原之間的范家等數家漢奸晉商,看到了其中的商機。並以商為名,暗中與後金聯絡,組織商隊跋山涉水與後金政權進行貿易,為後金韃子提供糧食、鐵料等各種戰備物資。

後金統治區在經濟最窘迫的時期,米價曾高達八十兩一石,布也要二十兩一匹。八大漢奸晉商以張家口為基地,從全國各地採集商品,然後往返關內外,從事販貿活動,為後金政權大量輸送糧食、衣物、炊具等基本生活物資。

老奴也不虧待他們,把人參、鹿茸、獸皮等貴重物品交換給對方,並代女真銷售劫掠貴重財物,讓這八家唯利是圖的漢奸晉商賺取了驚人的財富。

老奴死後,皇太極也繼續大力支援這些漢奸晉商,採取各種優惠政策吸引他們去遼東做生意,給他們提供便利的同時,利用晉商運過來的商品儲備軍用戰略物資,還發展他們中的一部分人去刺探大明王朝的軍事經濟情報,瞭解和掌握明朝的一舉一動。

在數家漢奸晉商的幫助下,後金政權裝備了一支武器精良的八旗部隊,糧草準備得非常充分。皇太極的戰爭機器所需的全部的火藥、八成的糧食和超過六成的鐵料,都來自這些漢奸晉商。

晉商在滿清滅亡明朝的過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沒有晉商的財力,就沒有滿清軍隊的驍勇,這些漢奸晉商為滿清戰勝明朝奪取漢家天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說晉商是明朝的掘墓人是一點也不為過的。

山西介休,自古素有陝晉通衢之稱,是三晉腹地的重要交通樞紐。城內城內主要有四條大街,皆盡店鋪林立,還有眾多的錢莊、當鋪,顯得非常的熱鬧。

范家的宅院在西南隅一帶,佔據了多條的街巷,幾進幾齣的範府大院富麗堂皇,前院、後院、東院、西院、正院、偏院、跨院、書房院、圍房院,再配上眾多的花園,佔地達數十畝之多。範氏經過幾代的經營,已經在當地根深蒂固,範氏的族人,多為介休城的軍將、官吏。

下到邊鎮各路軍將大大小小的軍頭,上到朝廷內閣的閣老大人和宮裡的太監,都多多少少的接受過范家的好處。北方邊鎮超過九成的文官、軍將,臨近邊塞各堡,九成九的軍將兵痞,都和范家這些漢奸晉商沆瀣一氣。

以範氏為首的漢奸晉商八大家,佔據殺虎口、張家口兩大旱碼頭,大肆向草原的蒙古部落和遼東的韃子,輸送糧食、鐵料和各種戰略物資,還為他們提供兵甲武器等軍用物資,這對當時陷入極度困境的後金政權不啻於雪中送炭。

就連在山西的大名皇族,包括晉王,代王和谷王,也都和範氏等漢奸晉商有著藕斷絲連的關係,每年從中分潤不少。若非如此,範氏等幾家漢奸晉商如何能把大批糧食、鐵料等軍事物資堂而皇之的運出關外。

所以範氏在整個大明都很是吃得開,在山西更是如日中天,非常的霸道跋扈。范家經過幾代的經營,再加上近些年走私通奴,資助東虜,賺取了金山銀海般的財富。範氏原籍張原村有一條范家街,長近百米,其西段有一院落,有“小金鑾殿”之說,可以想象范家是多麼的富有。

範府大院的書房內,屋中正坐著幾人。坐在最上首一位老者,一副稜角分明的正方臉,看上去其貌不揚,但雙眼卻炯炯有神,偶爾閃現出一絲精光。此人正是範氏的家主範永鬥。

坐在下首位置的一位微胖的中年人,一副和氣生財的模樣,但一看就是非常的精明能幹。他是範永斗的兒子,範三拔。屋中其他幾人都是範氏的幾名大掌櫃,在範氏也有著不小的話語權。

範三拔殷勤的為父親倒了一杯茶,然後皺著眉頭說道:“如今我們西幫幾家的生意已經每況愈下,自從後金被那個什麼遠東滅了以後,這幾年西口旱碼頭的買賣幾乎陷於停滯,現在只能靠著東口和歸化城維持著。爹,口外的生意看來是指不上了,我們要早做打算啊。

自從遠東佔據了遼東,我們西幫幾家數次派人前去接洽,都沒有得到滿意的答覆。據說如今的遠東遠非當年後金可比,非常的富足,根本不需要我們的資助,而且遼東管制極嚴,我們派去了不少人,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