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部分(3 / 4)

小說:遠東1628 作者:風雅頌

,所以江南的富戶地主、士紳官僚幾乎家家都做糧食生意。我們這次繳獲的糧食,可能是他們這幾年的存貨,我剛才過江的時候,特意看了下幾艘船隻裝載的糧食,很多都是積年的陳糧。

現在沿江各個碼頭的官倉、糧店裡囤積的糧食,沒有幾年時間,根本達不到如此的規模。下一次我們恐怕再也遇不到這樣的好事兒了。以後不用搶,只要我們控制了長江,每年湖廣、江西等產糧區的糧食肯定會賣與我們遠東,因為沒有北方的龐大的糧食需求,這些產糧地區的糧價勢必會暴降。”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大家也紛紛來到各個基層,高建國每天在武昌府碼頭的艦隊臨時司令部坐鎮指揮。王和、郭松去了江對岸的漢陽、漢口,喬海鵬和李玉坤等人則是乘坐飛艇去了江西和南京。

李明和宋濤帶著部隊坐船深入武昌府南部的湖廣產糧區,橫掃了整個湖廣地區的南部,確實如李明所預料的那樣,深入湖廣地區確實取得了很大的收穫,但是卻遠遠的低於預期。

但是第三艦隊深入蘇常、江浙地區,部隊的繳獲卻也非常的喜人。畢竟這個地區屬於大明經濟最發達的地區,這個地區不但有糧食,還有棉花、布匹、生絲等各種紡織品和原料。

這些東西對於遠東公司來說,也算是非常重要的戰略物資,作用僅次於糧食。畢竟衣、食、住、行,是人們不可或缺的東西,也是耗費物資最大的幾項開支。

明朝是16世紀、17世紀時期,世界上經濟最繁華的國家之一。明朝中期開始,大明商品經濟呈現出空前繁榮的局面,進入了繼西漢、宋朝之後的第三個高峰。

尤其是江南地區已出現資本主義萌芽,江南棉花、桑樹、茶樹的栽培也有很大發展,江南的丘陵地區開闢了許多茶園和桑園。

江南許多重要商品的貿易,已不再侷限於地方區域性範圍內的狹小市場,而是被長途販運到很遠的地方銷售,乃至行銷全國。

這些商品中奢侈品在商品總量中佔了一定比例,主要是百姓日常生活用品,佔據了市場流通總額的大部分,尤以糧食、棉花、棉布、生絲、絲織品、鹽、茶七類物品為商品中的大宗。

而這些百姓日常的生活用品,其實就是遠東公司最需要的物資。而蘇常地區和江浙地區,則是上述商品的生產基地和商品批發零售中心。

遠東軍第三艦隊佔領了南直隸和江浙地區,除了南京是圍而不打,對其他地區卻都不放過。以往大軍破城之後,將帥為了鼓勵將士們計程車氣,往往會下令屠城、劫掠,讓官兵在幾日內透過殺戮、劫掠、****等方式宣洩心中暴戾的情緒。

但遠東軍每當攻佔一座城鎮,部隊進城後都是秋毫無犯,紀律及其嚴明。日夜在城中維持秩序,還會在城內採取“嚴打”,對城內的城狐社鼠和嘎雜流痞狠狠的殺一批,儘量穩定城鎮的局勢。

公司的政策早就已經確定了下來,那就是遠東軍進入中原以後,對大明各地底層百姓,以及社會中下層的小門小戶、小地主和小商小販,都不會採取任何行動。

但是對於士紳階層、官僚階層和王公勳貴,卻一點都不會手軟。尤其是在各地大肆魚肉鄉里、欺男霸女的土豪劣紳,公司必然會採取鐵血政策予以消滅。

所以江南各地的高門大戶算是到了血黴,每當攻佔一座城鎮,遠東軍控制了城中的局勢以後,就在情報部門的協助下,開始了有組織、有計劃的“刮地皮”行動。

(未完待續。)

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發現敵情

劉同站在一艘內河蒸汽甲板駁船的船頭,引領著遠東軍船隊在武昌府南部大肆掃蕩。自從他被第一分艦隊俘獲,因為他熟悉武昌府周圍的水道情況,就被葉長盛臨時徵用了。

葉長盛原本也並不重視他,合計著用完就把他踹到戰俘營,誰知這傢伙對武昌府附近水域全都門清,甚至情報部收集的資料都沒有他了解的多。

這也讓葉長盛動了心思,決心找一批像劉同這樣的地頭蛇,配合情報部掃蕩武昌府周圍地區。

畢竟這幫傢伙都在武昌府附近的江面漂了十幾年,別看打仗不行,但是各種見不得人的勾當,這幫傢伙都或多或少的參與其中。

於是葉長盛就讓劉同去了戰俘營,挑選了一百多名常年在武昌府附近江面漂著的老油條,分別配屬到各個突擊部隊。

事實證明,這幫傢伙確實有門道,因為常年在江面上幹一些見不得人的勾當,官面上不知道的東西,劉同這樣在江面上漂的地頭蛇,都是瞭如指掌。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