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了,可……”
他說到這裡嘆了口氣,搖了搖頭轉身顫巍巍的走到驛站的院門前坐了下來,拿著段陽塞給他的壓縮餅乾吃了一小口,然後就把壓縮餅乾塞進了懷裡。
聽了老驛卒的話,段陽再也睡不著了。看來貴陽那邊的形勢已經到了非常危急的時刻了,做為先遣營的尖刀排,一定要儘量瞭解前方的情況,為主力部隊開啟前進通道。
想到這裡,他把崗哨趕回去睡覺,自己親自放哨。
戰士們只睡了三個小時,就被段陽叫了起來,大家整理好裝備,然後用揹包繩一個個連在一起,摸著黑在崎嶇蜿蜒的山路上艱難前行。
一直走到天亮,段陽趕到一個不大的小鎮,這裡已經人滿為患,沿街正架著大鍋熬著熱氣騰騰的米粥,一幫難民正圍在大鍋的旁邊,滿臉憂鬱的瞅著鍋裡翻騰的熱粥。
幾名偵察排的戰士正守在這裡,他們將逃到這裡幾百名漢人難民收攏了起來,並在鎮子裡買了些米,煮了幾大鍋熱粥,讓這些又累又困的難民吃上一口熱乎的。
看到段陽他們氣喘吁吁的趕了上來,一名班長連忙走了過來,焦急的說道:“情況很不好,前方的難民越來越多,我們先走了,去支援排長他們。”
他說完也不管段陽,轉身和幾名戰士急匆匆的去了。皺著眉頭看了一眼他們的背影,段陽想了一下,然後命令一班留下守住這裡,不許任何人離開,然後帶著其他人繼續向南而去。(未完待續。)
第一千六百一十三章婁山關
段陽舉著手電筒,走在隊伍的最前方。因為是連夜趕路,所以他身上綁著揹包帶和身後的戰士連線在一起,全排三十幾個戰士一個拴著一個,以免發生危險。
軍士長山田則是在隊伍的最後面,負責部隊的後方,還要協助兩匹馱載著一挺四五式氣冷重機槍及其兩個基數的彈藥的西南軍馬。
川黔古道不但道路狹窄,而且很多路段極陡,若是遇到一些比較大的陡坡,戰士們要四肢並用,才能爬上去,尤其是排裡的兩匹戰馬,一路上行進極為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