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部分(3 / 4)

小說:遠東1628 作者:風雅頌

來以後,然後再慢慢的開展工作。目前遠東只是控制南洋海域的制海權,透過強大的艦隊威懾南洋各地土王和蘇丹。

自從遠東屠滅了馬達藍王國,南洋各地的土王和蘇丹對遠東畏懼不已。但這一年來,遠東並沒有繼續深入南洋各島內陸,這也讓南洋各地土王和蘇丹放下了心。以為遠東和荷蘭等國一樣,只是在這裡建立個經商的港口,並沒有什麼領土野心。

17世紀的印度尼西亞由三千多個大小島嶼組成,在17世紀中葉處於分裂割據狀態。群島上的伊斯蘭教封建王國主要有:東爪哇的馬塔蘭、西爪哇的萬丹、蘇門答臘的亞齊和蘇拉威西的戈阿等。在加里曼丹等島嶼上,還殘存一些印度教王國。

馬魯古群島出產珍貴的香料(胡椒、豆蔻、丁香等),一向馳名於東方和歐洲市場,早就為歐洲殖民者所垂涎。為了壟斷香料貿易,葡萄牙人第一個侵入了印度尼西亞。在1511年強行佔領了安汶島。

1599年至1601年,荷蘭先後組織了十多次遠航隊到印尼蒐購香料。一時經營東方物品的公司林立,彼此進行著激烈的競爭。1602年,荷蘭國會透過決議,把各公司聯合成一個大公司,名為聯合東印度公司,簡稱東印度公司。該公司集合資本250萬盾,由國會給予特許證,有權用國會名義發動戰爭,簽訂條約,佔據土地,建築炮壘等。

1619年荷蘭和英國殖民者因爭奪雅加達而發生火併,結果英國辦事處被摧毀,市區化為灰燼,荷蘭人佔領了雅加達。1621年雅加達改名為巴達維亞,成為荷蘭侵略印尼和亞洲各國的大本營。從此以後,荷蘭殖民者的侵略重點移到了爪哇島。他們對強大的馬塔蘭王國和萬丹王國採取“分而治之”的政策,不斷地唆使這兩個王國之間相互鬥爭,以削弱它們的力量。

而遠東趕走了荷蘭人以後,只是滅掉了試圖進攻遠東的馬達藍蘇丹國,接下來並沒有向荷蘭人那樣對南洋的各蘇丹國採取咄咄逼人的攻勢,只是接收了荷蘭當年佔據的摩鹿加群島上的幾個蘇丹小國,已經盛產香料的安汶、德那地、帝多利和班達群島。

而且遠東來到南洋以後,還主動與南洋各國進行貿易,還幫助他們把南洋各國的商品透過馬尼拉賣到了歐洲、中東、大明等地,極大的促進了南洋的經濟發展。

所以南洋各國對遠東已經不像開始那樣充滿戒心,至少遠東的表現比荷蘭、葡萄牙那些西方殖民者要溫和得多。雖然遠東滅掉了馬達藍王國,但那是馬達藍蘇丹阿貢聚集了大軍進攻巴達威亞,屬於自己找死。

遠東來到南洋的一年多來,南洋各國也是極力的和遠東交好,希望遠東能和他們和平相處。他們根本想不到,遠東最後的目標是一口吞下南洋這片地區。

李明結束了在南洋巡視,又坐船來到了錫蘭科倫坡,錫蘭管委會目前的工作比較簡單。主要是接收西方殖民者在印度南部沿海的港口據點。

印度莫臥兒帝國時期的土地制度,雖仍保留了較多的村社制度的殘餘,但同以前相比已有所變化。莫臥兒人征服的印度國土統稱為“哈利薩”,意為國家直屬地或國庫地。哈利薩分為三部分,即直屬國王的封建領地、扎吉達爾的非世襲領地和柴明達爾的世襲領地。

直屬國王的封建領地約佔全國耕地的八分之一,集中在德里和阿格拉地區。帝國的大部分土地按戰功分封給貴族作為軍事采邑,叫做“扎吉達爾”。

16世紀至17世紀中葉,扎吉爾是莫臥兒土地私有的基本形式。17世紀初,扎吉爾約佔全國耕地的70%。在印度,不受帝國直接統治,但卻臣屬帝國的土著部落酋長和印度教王公,以及帝國直接統治地區中的包稅地主,稱為“柴明達爾”,意為“土地持有者”。

莫臥兒王朝的重點只能守住一些富庶地區,面對多如牛毛的獨立土邦,穆斯林統治者最終還是放任自流。不過就連這樣的日子也不能維持太久了,因為外部局面開始發生重大變化。西方商船已經頻頻光顧印度洋,獲得了許多港口的控制權。

從16世紀初起,葡萄牙、荷蘭、英、法等國的殖民強盜相繼闖進這個東方文明古國,進行殖民掠奪。特別是英國自從1600年成立東印度公司以後,在印度不斷擴張殖民勢力。

他們勾結印度地方獨立土邦,在印度南部沿海地區建立商港、據點。歐洲人初來印度時態度比較謙遜,因為不瞭解情況,龐大的印度至少看上去還很強大,並不像美洲原住民那麼不堪一擊。但是時間一長,莫臥兒王朝的弱點暴露無遺。

面對如此虛弱的帝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