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大啊。我的同志,你們這就是犯罪啊!”
“你們當年在部隊都幹什麼了,難道我軍現在已經淪落到這個地步了嗎?我們面對的是後金韃子的馬隊,還有蒙古韃子的遊騎,一旦遇到遭遇戰怎麼辦?”
大家七嘴八舌的對著兩人狂噴,一個個吐沫橫飛,把李明和宋濤兩個苦逼噴得頭昏眼花,兩人昨天就已經有了思想準備,可是當他們身臨前線的時候,還是有點吃不消。
一個戴著眼鏡的中年男子一擺手,讓大家停了下來,這人叫張江,原來是某個軍工廠技術部門的專家。他陰沉的看著兩個人,嚴肅的說道:“你們陸軍有什麼想法,也可以說嗎。別弄得像我們不講道理似的,我們也要講民主嗎。現在你們說一說吧。”
李明看著周圍一大幫眼鏡男,鏡框後面噴吐著灼人的目光。李明心裡話,誰要是和你們這幫知識分子講理,誰特麼就是棒槌。關鍵是你講不過他們啊,說什麼都是一套套的,而且全是堅持自己的主觀想法,根本不容許別人的意見。
反正搞技術的人都固執,通情達理的人太少。可能就是因為這樣,科學才能一直進步吧。
李明咳嗽了一聲,清了清嗓子,然後笑著道:“我和老高之前制定這個陸軍軍備計劃的時候,主要是考慮了客觀的現實情況,遠東公司頭兩年,主要任務就是在海參崴基地站住腳,儘量在最短的時間裡搞好海參崴開發區的各項基礎建設,還有就是遼東移民的接收工作。
因為這段時間公司的威脅相對較少,所以公司保衛部並沒有主動進攻的軍事計劃,而是把訓練新兵,培養部隊未來骨幹作為這兩年的主要工作。部隊的裝備計劃,主要還是以我們所針對的敵人,還有我們將要達到什麼樣的戰略意圖來制定,不是武器越先進就越好,而且是要考慮武器的效費比。
我們的計劃也是這樣,先期在公司威脅相對較少的這段時間,儘可能的為部隊打底子。培養出一批能上戰場的骨幹老兵,並且找一些優秀帶兵人的好苗子,這也是為部隊的長遠規劃著想。”
李明的話音剛落,一個粗壯的中年男子就站了起來,一拍桌子大聲道:“真是無稽之談!”
這人叫李鐵雄,原來是某個重型機器廠主抓生產的車間副主任,他是個軍迷,在各大軍事論壇裡,都有他的身影,是公司技術部裡幾個唯武器論的主導者之一。
“現在我們考慮什麼效費比,我們現在需要的時間。趁著蟲洞還在,我們為什麼不把大批的AK47運至另一時空,還有坦克、裝甲車、火箭炮,為什麼不要這些裝備,反而弄那些沒有用的東西。就是給我一個裝甲營,我都能一個月打到瀋陽,越早消滅後金政權,對我們就越有利,你們……”
還沒等他講完旁邊的張江就一下把李鐵雄給拉住了,生怕他再說點兒什麼。可剛拉住李鐵雄,旁邊幾個唯武器論的擁躉也站了起來。
“要我說乾脆就弄一些火神機炮,那火力絕對能打得韃子落花流水,連炮都省下了。”
“我們為什麼要發展機帆船,可以發展全鋼裝甲戰列艦嗎,甚至不用開炮,就是撞都能撞沉歐洲的風帆戰列艦,再裝上幾門大口徑火炮,一炮就能毀滅一座城市。”
“我們也可以搞一些拖拉機,幾百輛大型拖拉機都裝上機槍,一路橫推,什麼蒙古鐵騎、韃子馬隊統統都是渣啊。”
一幫技術人員連忙把這幾個人給勸住了,他們也知道這麼搞不現實。李明和宋濤相對苦笑,但並沒有反駁,畢竟大家的心情都是可以理解的,都希望公司的部隊能越強大越好,可是現實並不允許他們這麼做啊。
要是想打到瀋陽,十輛BTR-60裝甲輸送車、五十輛吉普車就足可以完成這個任務。可是打下來以後怎麼辦,這和公司穩紮穩打的戰略意圖完全是相違背啊,佔領一個地方,靠誰來管理,沒有足夠的幹部,就算是打下了地盤,從根本上也解決不了問題。
還是要改造一批明朝的土著,培養足夠的基層管理人才,才能讓佔領的地方保持穩定。部隊以後肯定也要大規模擴軍,可是沒有足夠的基層骨幹,這部隊怎麼建,難道讓保衛部的人當班排長嗎。
可是保衛部一共就那麼點兒人,還有相當一部分海軍,陸軍總共就不到三百人,還有相當數量的技術、後勤、炮兵等其他兵種的幹部士官。就算都當班排長才能帶出多少兵,而且部隊的後備力量怎麼辦。
部隊建設包括了方方面面,光是後勤就是軍隊重要的組成部分,打仗就是打後勤,幾萬部隊一天所需的物資,就是一個不小的數字。上了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