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往一號登陸艦上塞了兩千多遼民工匠,然後馬上離開了海洋島,直接開往海參崴。
高建國和王和他們聽說周成回來了,都到碼頭去迎接他,可是當他們看到幾千瘦骨嶙峋,好似骷髏的遼民以後,都被徹底的震撼了。
周成走了過來,看了眼正在下船的遼民,沉重的說道:“今年東江鎮很慘,很多人冬天都沒挺過來,現在海洋島和濟州島已經聚集了十萬這樣的遼民,每天都只能靠著兩頓稀粥對付著。
我們這段時間什麼也沒幹,只是不停地把海洋島的遼民運到濟州島,分流那裡的壓力。現在糧食已經沒有了,遼民們的身體狀況非常虛弱,我們的人手也不充裕,現在每時每刻都有遼民死去,情況十分危急。”
周成的話讓所有人都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他們馬上召集了軍委會、民委會的所有常委、委員,召開了董事局委會大會。
王和向所有董事說了海洋島和濟州島的情況,大家聽了也都驚呆了。十幾萬人啊,光是糧食就需要多少,沒準都能把海參崴拖垮了。但是總不能看著十幾萬遼民就這麼餓死吧。
高建國看了眼大家,然後凝重的說道:“李明說得對,先不管怎麼樣,來多少我們就收多少,救一個是一個。眼睜睜的看著十幾萬遼民活活餓死,那就是造孽了。”
王和想了下,也點頭道:“那就這麼定了,現在開始動員公司的所有資源,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把這十幾萬遼民救下來。”
接下來大家研究了一天,制定了一個遼民應急安置計劃。但是如何把這十幾萬遼民運回來,大家都犯了難,以他們現在的全部運力,就算是二十四小時不停的運送,也要一個多月。
而且海洋島地域狹小,公司還得派船不斷的往濟州島分流,以減輕海洋島的壓力。這麼來來回回的折騰,不但浪費燃油和糧食,還耽誤時間。遼民現在的身體極度虛弱,再也經不起顛簸折騰了。
就在大家一籌莫展的時候,港務處的陳洪突然說道:“我們是不是可以把那幾艘萬噸遠洋貨輪利用起來,這些貨輪還有相當多的燃油,他們運量應該不小吧。”
大家聽了眼前一亮,但是一個委員馬上就潑了一盆冷水道:“這個我也想過,雖然這些貨輪可以參與這次運輸計劃,但大家也別抱什麼希望,這些萬噸巨輪之所以載重巨大,都是靠著貨倉的高度來堆積貨物,貨倉面積其實並不大,如果用來裝人的話,還真裝不了多少。而且這些大傢伙非常耗油,要是隻裝幾千人的話,動一次就得不償失了。”
旁邊的任朝新想了下道:“那如果我們利用這些貨倉的空間高度,把貨倉分割成上下幾層,那會不會裝下更多的人。我看這些貨倉都有十幾米高,最少也能分割出5層。”
高建國急著道:“老任,有沒有具體的想法,你快說說……”
任朝新感覺大家都熱切的看著他,就開始說道:“其實也沒什麼複雜的,和我們公司建的那些木刻楞的道理一樣,找些十米以上的原木,在貨倉裡簡單的搭起簡單結實的框架,然後再用直徑十公分的原木鋪上隔層,反正就用幾次,也不用怎麼精雕細琢,用完了原木還能回收使用。
我們林場的各種原木堆積如山,這種工作也不是什麼精細的技術活,比搭建木刻楞要簡單多了,去年幾千名參與建造木刻楞的遼民都能勝任這一的工作,再加上我們建委的員工、學徒工,加班加點日夜奮戰的話,幾天時間就能差不多搭建完畢。”
大家聽了他的話,興奮的議論起來,喬海鵬點了點頭道:“我看這個計劃可行,現在我們可以動用的貨輪,包括2艘19800噸國際ccs散貨船,1艘裝載了700多個集裝箱的12000噸集裝箱船
,一艘16000噸多用途散裝貨船。
如果老任的計劃能成功,那四艘萬噸貨輪折騰一次,擠一擠的話,就能拉回來幾萬人,再加上我們的移民艦隊,絕對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把十幾萬遼民拉回海參崴。而且家裡的三十多艘木船也可以讓其他船隻拖拽,一次也能多拉1000多人。”
高建國和王和相互看了一眼,都點了點頭。高建國站了起來,雙手扶著桌子,嚴肅的對大家說道:“現在時間就是生命,每爭取一分一秒,我們就會救下一條活生生的性命。考驗我們的時候到了,我們現在是與死神賽跑,能多救一個是一個。好了,大家都動起來吧!”(未完待續。)
第一百七十五章動員
高建國的話音剛落,所有委員都站起身,急匆匆的離開了會議室,一邊走一邊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