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董卓當道,唯有我主敢刺殺董卓。討董聯盟,作為盟主的袁紹好謀無斷,關鍵時刻竟然放棄追擊董卓,錯過最好的時機,最終導致董卓稱霸關中,還是我主主動追擊,不過卻礙於兵少不得不撤退。袁術稱帝,天子最需要人的時候,還是我主曹操出兵豫州,迫使袁術最後取消帝位,而士元所說的孫策,雖然也打著討伐袁術的旗號,但是卻兵發江東。現在,袁紹更是冒天下之大不韙,竟然直接出兵司隸,仲達看重的就是這樣的麼?”
張睿聽到司馬懿和龐統的話,說不生氣是不可能的,沒想到這二位有識之士竟然會看中這種人,他還是喜歡用他的方式來解決問題,直接把孫策和袁紹給駁的是體無完膚。
相比之下,沒有開口的諸葛亮反倒是更得到張睿的讚賞。
此話一出,三老都暗自點點頭,張睿說的此話倒是不假,如果說這大漢目前來看誰最忠心,倒是曹操表現的最為突出。無外乎當年月旦評的時候曹操被人評為治世之能臣。
諸葛亮也點點頭,張睿說的這些倒是事實,這讓從小就有忠君愛國思想的諸葛亮對袁紹討厭至極,同樣的對孫策也沒有什麼好感,當年孫堅發現和氏璧,沒有交給皇室,反而是自己佔有,這才有了亂箭之禍,在諸葛亮看來這是孫堅自己的報應,和氏璧乃是上古寶玉,沒有大機緣的人是沒有辦法擁有的,透過這一件事,諸葛亮對整個孫家都沒有好感。
司馬懿羞愧的低下了頭,他只是看到了袁紹的強大,但是竟然沒有考慮到袁紹竟然和大漢開始背道而馳了。
龐統撇撇嘴,看樣子他並不同意張睿的觀點,但是他也說不出來什麼反駁的話,只能不看張睿了。
“小張先生,我能做你的弟子麼?”
思慮了很久,司馬懿突然說道。
“這。你不是水鏡先生的弟子麼?”
張睿看看司馬微,古人對這個還是很看中的,他生怕司馬微有什麼想法,那樣就有些不好了。
“志博無需多慮,仲達可不是我的弟子,只是我的一個後輩而已。”司馬微連忙說道。
雖然有寫吃驚,但是司馬微還是對司馬懿比較看中的,能夠跟著張睿一定會教給他很多東西。
張睿被司馬懿的話給搞蒙了,雖然司馬懿現在還是一個少年,但是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