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現在也稍弱一點。所以現在慶州大將第一臺階非是燕達一個人,而是燕達、苗授、劉昌祚、高永能與二姚這六個人,這六將每一人都能與燕達相彷彿。
但在這六將的背後,還有王巨與章楶兩個主帥。仁多零丁背後主帥是誰,梁乙埋,他行麼?
除了這六將,王君萬、周永清、劉闃、李三狗、劉紹能,馬上到來的楊文廣,又構成了第二梯隊,這六人雖比前面六將稍遜一點,可差距不是很大,都能算是名將。
其次是林廣、姚雄、曲珍、趙隆、種誼、竇舜卿,又構成了第三梯隊,並且姚曲趙種四人,以後成長空間無極限,不過現在太年青了,又沒有經過多少實戰的考驗,因此只能與林竇相彷彿,但這六將同樣不可小視,也就是現在慶州名將如雲,以至老竇只能排在第三梯隊。但也不要小看了這第三梯隊,種古都未必能排得進去。
種古、高敏、趙普、犧牲的魏慶宗,可能在第四梯隊,至於狄詠,如果能排到這個行列,那已讓王巨很驚喜與意外了,至於前三梯隊,想都別想。至於餘下的旅將,如秦渤、李克忠、楊培、顧永平、趙餘慶,以及得韓絳器重的王文諒,歸娘浪埋,也就那麼一回事了。
兵力是少了一點,但可以說整個陝西五路的精英將領,一半現在來到了慶州。
而且經過這一戰錘鍊後,他們將會提前綻放出各自的光彩,當然,也會迅速的成長起來。
但也不能怪仁多零丁,誰叫燕達在懷寧寨前,僅率領著五百騎兵,便在三萬夏軍中若入無人之敵,生生將梁乙埋嚇得退回細浮圖寨。那一戰,讓整個西夏都對燕達產生了忌憚。
因此仁多零丁坐鎮淮安鎮外,主要是牽制燕達的軍隊,並沒有攻城。
妹輕咩羅那邊也沒有攻城,他分了五千兵馬去了萌門三岔,攻城兵力不足了。
餘下諸砦都受到了夏軍的進攻,不過業樂鎮、五交鎮與東谷砦攻擊強度不大,強度最大的便是萌門三岔,其次是柔遠寨與慶州城,再次是荔原堡。
但一天攻下來,梁永能也慫了。
除了這些堡砦外,在整個前線戰區裡還有幾個小堡砦,但因為承平時久,許多堡砦年久失修,變成了民用堡砦,夏軍到來前,百姓一起撤走了,也算被西夏人拿下了吧。
不過樑乙埋卻很不開心。
堵住大順城,現在簡單是一個笑話了。
這也意味著大順城這條路徹底中斷。
萌門三岔那邊傳來訊息,說是明天就能將萌門三岔拿下,但現在不是還沒有拿下嗎。
那麼只有一條糧道是暢通的,柔遠寨雖不能堵住這條糧道,但象一個釘子一樣卡在這裡,梁乙埋能不難受?
其實在王巨計劃中柔遠寨並不是在不能丟的堡砦行列,東谷砦不能丟,否則僅靠木瓜堡,萌門三岔那邊太過單薄,但加上東谷砦,實際有了一個隱隱的三角形存在,也可以根本變動,相互的調動兵力。
西谷砦也不能丟,守住西谷砦,敵人考慮其代價,就不會揚長深入環州,否則還有那麼多慕容呢,天知道他們是中立派,還是心中有想法的,況且自己又殺了那麼多反叛的丁壯。
淮安鎮不能丟,一丟,敵人大軍真可以揚長深入到慶州城下了,雖然罔藏逋分析的有很多錯誤,但也有許多讓他分析對了,慶州城後方各堡砦城鎮確實兵力很空虛。
大順城當然更不能丟,就包括荔原堡也不能丟,否則離主戰場會太遠。
當然,現在柔遠寨能守住,能將這個釘子紮在這裡,那是最好不過。
顯然就是到現在,梁乙埋還不相信王巨的胃口這麼好,或者說他還不知道王巨來到了慶州。
讓他憤怒的還有一個原因,僅是這幾天的強攻,傷亡了七千多將士,犧牲的沒有那麼多人,不過這個傷乃是真正的重傷,並沒有包括輕傷。如果不拿下柔遠寨,他也沒辦法向各軍交待。
而且柔遠寨的宋軍不知道用了什麼邪法,讓戰俘們拼命地替他們守城作戰,這幾天柔遠寨的攻防戰幾乎成了自己人打自己人。這快成了一個國際笑柄,所以必須攻下柔遠寨,用宋朝官兵的腦袋來洗刷這個汙點。
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柔遠寨的優勢也在一天天消失。
土山越來越高,而且梁乙埋現在什麼多啊,那就是兵,有了足夠的兵,也就有了足夠的勞力。有了足夠的勞力,就能做很多事,比如加高這兩座土山,再比如取石磨圓做石彈,或者製造簡易的投石機。投石機機不求象宋朝虎踞炮那樣的威力,但放在土山上,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