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部分(1 / 4)

小說:暗黑大宋 作者:蒂帆

如果明皇理智的放棄河中,而將兵力投放於青海,畢竟青海離長安很近了。大多數兵力在青海,安祿山敢不敢造反?就是敢,兵力能不能迅速收回來,最少在安祿山兵進潼關時,高仙芝與哥舒翰能將一部分強大的嫡系兵力投放到長安,那麼還有沒有安史之亂之害?

明皇未及時調整,強盛的唐朝一夕之間沒有了。

這個說法……也不能說不對吧。

但在這篇很長的爻變後面,張載依然說了王安石變法的事,熙寧之初,國家困窘,適度的斂財,以塞國庫也就算了。然而國庫充盈,某些斂財的法令,就要取消了。

這篇文章王巨沒有驚訝,讓他驚訝的是下一篇……

第709章聖儒(下)

第二篇叫《聖王》。

不是後來的那個網文聖王,而是論述內聖外王的聖與王。

何謂聖,儒學中有幾個重要的東東,仁義、寬恕、禮樂……還有這個聖智。

聖不是又土,在古代是攏��傭�映剩��峽諉簦�ù鍤呂恚�漚惺ァ�

因此夫子說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想要耳聰口敏,通達事理,必須先修個人。所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在第一位。這就是內聖。

但這個內聖只是放在個人身上的,若放在一個國家身上,則是對內仁治,百姓富裕,國家強大安定,這才是一個國家的內聖。

個人內聖了,就可以齊家了,治國了。

國家內聖了,就可以平天下了。

司馬光以前也說過類似的話,但與司馬光觀點不同,張載這篇文章裡鮮明地寫出一個重要的問題,如果個人不內聖了,那麼就不能齊家,不能治國?

試問能有幾人達到這個內聖。

因此內聖外王準確地說法是以內聖為主,一邊“內聖”一邊“外王”,但它們是同時進行的。

內聖為主,外王為輔。仁愛治國,安定國家,富裕百姓,保家衛國為主,開疆拓土,威振周邊宵小不敢侵犯中原的外王之道則為輔,這才是真正的內聖外王。

表面上這是張載對宋朝在軍事上分岐的論述,不求開疆拓土吧,最少要保家衛國,但如今被一個小小的西夏屢屢欺凌,連內聖都算不上,何來的內聖外王?

實際這也是張載對弟子的支援。

王巨在南邊做了什麼?可以說是仁愛了宋朝百姓,至於交趾,那是“平”的,何謂平,在這個平字上,本身就有著攻克殺戳之意。因此王巨的做法某些程度上已經接近了這個內聖外王。

所以王巨在看這篇聖王時,張載說了一句:“巨兒,我以你為榮。”

不提慶州的那個轟動天下的萬名書,在泉州王巨做差了嗎?就是在廣南,王巨做得也不差,包括對蠻人,否則那來的那首蠻人頌歌?

當然,有這個想法,也是張載思想的進步之處,民,吾同胞,百姓,我的兄弟!

他這個民,可不是許多士大夫心中的民,而是真正的民,大宋的所有百姓。

正是有了這個思想,所以張載對弟子的打土豪,分田地做法,並不排斥,況且他以前就想實行井田制度的。

“恩師,看來你也聽到一些風聲?”

“是啊,論光景,如今遠不及仁宗之時。”張載嘆了一口氣,這是一個顛倒黑白的時代,想要溫文爾雅地做事真的很難很難。

包括自己這個弟子,替宋朝出生入死,立下大功回來,還沒到京城呢,種種謠傳就開始了。

兔死狗烹,兔還未死呢。

西夏、遼國,一山比一山高!

“恩師,勿用擔心,我有了應對之策。”

張載一笑,也是,這個官場,自己這樣的人是無法生存的,不過自己這個弟子無礙。

“恩師,我想請恩師再寫一篇文章。”

“哦。”

“老子的觀點是月圓必虧,水滿則溢。一個國家也是如此,一般剛建國之時,君王創立江山,必懲戒前期之亡,所以君臣治國多會小心翼翼。並且因為國家更替,戰亂不休,百姓凋零,地廣人稀,沒有兼併之痛。因此大一統的國家建國之時,多時一個國家最是國泰民安的辰光。然而立國久了,許多問題就出來了。君臣安於享樂,忘記前期之亡,君王昏政,豪強貪婪兼併。並且因為國家安定許久,人煙稠密,土地緊張升值,導致兼併加劇。以前在鄭白渠時,弟子就與恩師說過,史冊嘲諷王莽變法,實際當時因為人煙稠密,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