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王公薨逝,似乎臣成了第一首相,然而臣一直不清不楚的,如何能擔任第一首相,因此臣提議請蔡公擔任中書令。”
原來中書是王珪、王巨與張璪,不過老王一病,重擔一起壓在王巨與張璪身上,而且因為銀行司,事務也多,不過難就難在這一兩年,一旦銀行司完全穩定下來,各種惠民政策全部落實,中書又會清閒許多了。但眼下還不行,老張累得不行,要求致仕,因此趙頊將張璪與蔡確調換了一下,老張去了門下,蔡確來到中書。
但無論蔡確還是張璪,都位於王巨班下的。
“這……”趙頊有些蒙……
蔡確更蒙。
“陛下,臣犯下了嚴重錯誤,承蒙陛下恩寵,將臣破格再度重用,這已經是壞了許多規矩,如果擔任頭號宰相,在臣手中沒有大問題,但後人佼仿之,會產生什麼樣惡劣的後果。”
但沒有人是傻子,有人立即意會,王巨放過這個大好機會,無非就是站班不能站在第一位罷了,但做事是一樣的。
而且蔡確與王巨合作了好一段時間,至少蔡確不會掣肘王巨做事情。
王巨以前的政敵,再加上推出銀行司與齊商稅,對王巨推崇欣賞的大臣有不少,但敵人同樣很多,只不過這些人隱藏在暗處,找不到機會發作罷了。因此王巨高風亮節,一直不擔任第一首相,那麼無形中會減少許多攻擊。
道理很簡單,只要稍稍聰明的人都能想得出來,問題是有幾人能放得下?這可是一號首相唉!
想當年,韓琦為了將一號宰相富弼弄下去,做了多少齷齪的事?
但隨後的,卻讓大家想不到了。
趙頊從王府回去,將範純仁召到延和殿,說道:“朕曾與王巨討論過朝堂大臣之才幹,王卿說,論首相之才,當為章惇第一。又說到了你,說你在重臣當中操守無人能及之。但無論是操守或者才幹,你又不及你父親也。因此一個右丞足矣,擔任首相才情卻是不足。”
說的中的,有好評價也有不好的評價,範純仁無言。
“但是王公病重,王巨忽然意識到王公之作用,那便是調節之功,在王公調節下,朝堂矛盾一直沒有激化,儘管銀行司與齊商稅產生了諸多爭議,但也沒有象熙寧時那般。明年王巨就要去陝西了,因此還需調一名幹臣去中書。王卿沒有推薦章惇,而是推薦了你。知道為何嗎?”
範純仁不解了,前面說自己才能不適合擔任宰相,後面又為何將自己推薦到中書擔任宰相。
“因為銀行司已日見效果,國家再也不用為財政擔心,到了清靜之時,只有朝堂清靜,士大夫們就不會產生爭議,以至分岐,讓國家不和睦不團結。章惇雖有才幹,可性格過於剛烈,於是王巨向朕推薦了你,卻又怕你才能不足。”
“臣不敢勝任哪。”
“那也無妨,中書還有蔡卿,王卿在中書還會留上近一年之久,你們還可以磨合,不過朕將你召來,只說一件事,王巨向朕推薦了你,然後說了一句,做為國家的宰相,應當將合適的人才放在合適的位置上,以前他也說過,能對事,不能對人,公事在私事之前……”
王巨推薦範純仁,擔心的就是才能。
不過趙頊卻想了很多,範純仁性格確實很溫和,頗似老王。其次若說新舊兩黨,範純仁是舊黨,不提製衡術的什麼,如果範純仁與蔡確合作愉快,兩個首相做了表率,那麼下面矛盾就會減少很多了。
王巨說了好幾次國家黨同伐異,士大夫嚴重不和,同樣引起了趙頊警覺。
但趙頊擔心的就是範純仁,他確實是王巨政敵,如果範純仁放不下這個新舊之爭,調到中書後,還繼續對王巨反對之,那這個人選選得就是嚴重錯誤了。
所以將範純仁召來,也將內幕說清楚,別要繼續抱著小家子心態了,人家整天說自己性格不好,偏激,但做的事,比你這個溫和君子卻大氣得多!
“臣有愧啊。”
“愧就不要說了,不在其職,不謀其事,在其職,就要謀其事,王卿推薦你,朕也破格錄用你,那就要好好替大宋效勞。”
範純仁迷迷糊糊地離開延和殿,他同樣茫然了,心中一個勁地想,這小子怎麼推薦了我,怎麼是這小子推薦我的?
敢情他真以為王巨是小雞腸腸。
王巨是有點小雞腸腸,不過只要不將他逼到極點,王巨也不會反擊的。
…………
另一個人更迷糊。
王巨抱著兒媳婦,別誤會,雖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