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部分(2 / 4)

小說:暗黑大宋 作者:蒂帆

陛下,成則罷,不成你可以去彼岸做海外王,然大宋怎麼辦?”

這才是最厲害的殺著。

王巨有沒有脅迫趙頊,好象真有唉。

而三千萬又可以看到王巨對彼岸的掌控力度,以及彼岸的實力。

趙頊本身又是一個多疑的人,司馬光將這個問題揭開,會對趙頊產生什麼影響?

王巨嘆了一口氣:“司馬公,我想說一件事,官戶免徭賦,這是前朝定下的規矩。但前朝官員有多少薪酬,我朝官員有多少薪酬。前朝有多少官員,我朝有多少官員權貴?這個免徭賦,指的不過是兩稅,而非是商稅。並且前朝指的免徭賦,是實邑(宋朝官職後面常綴上封邑與實邑,封邑是榮職,食邑才是官員真正擁有的職田),但我朝不禁兼併,就連非實邑之外的田畝同樣也沒有徵任何賦稅。”

“你與許多士大夫皆說國家不能言利,但不言利,這麼多將士怎麼辦,這麼多官員薪酬怎麼辦?我不提將士的薪酬,如果恢復到唐朝的稅賦水準,連支付官員薪酬都不夠,國家又將如何?還有救災賑貧。記得熙寧初,國庫空空如也,河北大旱,你對陛下說,讓百姓回各州安置,實際就是將百姓遣散回各州家鄉等死。”

“都想輕稅,我也想輕稅,但問題不僅是稅輕重與否,而是餘下兩個因素,稅賦合不合理,豪強兼併嚴不嚴重。如果真象你所說的那樣,幾年後我去彼岸做一個海外王,又倚仗軍功脅迫陛下,成更好,不成與我無關,那麼幾乎達到了無慾則鋼,無慮則堅的地步了。但為何我執行政策時如此顧慮重重,比如推出紫鈔,比如讓里正備案,而非是官府派胥吏下去查所謂無主的山陵灘塗湖澤。還有,國家田畝五百多萬頃,看似超過了真宗田畝,然而將交趾大理與廣南西路改土歸流所得的田畝除外,還有多少田畝,這還包括了介甫公查出的大量隱田。國家有那麼多隱田,如果查出來,兩稅保持不變,百姓將會寬鬆多少負擔,為何我不敢觸碰?”

“不錯,紫鈔確實損害了一些豪強大商賈的利益,但因為銀行司所造就的商業環境,許多人只要不是那麼地頑固不化,實際這兩年收入非減反增。而且前段時間我就與陛下說過,雖看似銀行司讓更多百姓富裕,但並沒有從根源上制止貧富分化。民不患寡而患不均,這是未來我朝最大的隱患。但為何我沒有制止,當真沒辦法制止,主要害怕做得太激進,導致反對聲音強烈,反而害了大宋。”

“如果我真的想做一個海外王,又為何顧慮這麼多。還有,如果我想做一個海外王,為何這幾年誘勸彼岸商賈捐助這麼多金銀。朝廷已經派出官員去海外管理,也知道海外的情況,就那麼一點人口,除了地廣人稀之外,更不是到處充滿了金銀之地,相反,許多地區生活環境十分地惡劣。”

繞過來了……

其實司馬光這個問題看似是殺著,但不是。

即便司馬光不問,趙頊與一些有想法的大臣,也想到了許多,但他們不便問,不問,王巨就不好解釋。

司馬光問了,王巨反而藉機便於解釋了。

人口的多少,彼岸是一團謎霧,不過第一批官員回來了。

並且王巨讓趙頊釋疑,又讓彼岸將棉州、香州、麗州與朱州一起交給朝廷。

不管安燾他們三人貶放海外有什麼用意吧,交出來了,那就交出去吧,同時還搭了一個朱州。

而且這十州官員前去彼岸時,王巨將他們帶到延和殿,當著趙頊與諸相公的面,一再囑咐,不得多事,此外認真的觀察彼岸制度有何長有何短,以便完善朝廷各種制度,讓大宋長存不朽。

這話說得多中聽哪。

王巨確實是想讓他們觀察,以便將彼岸的一些先進管理模式傳播到宋朝。

今年春天,彼岸十幾個官員也回來了。

他們帶來了更多彼岸的訊息,王巨也不問,他們看到的只是一部分,並不是真正的彼岸。

彼岸有許多好的地方,不過真論環境,確實大多數地區遠不及中原。

不過中原也不是真的那麼好,那是歷朝歷代祖先慢慢完善的。

所以在環境上,看上去彼岸比中原惡劣多了。

因此王巨又說道:“一億多貫哪,如果不捐助我朝,而用來惠及彼岸百姓,一戶人家得分幾百貫錢帛。我想去彼岸做海外王,卻將這一億多貫,捐助給我朝,我傻了不成?”

這句話真管用的,趙頊立即色霽,走下龍椅,拉住王巨的手,不知道說什麼好。

“司馬公,我知道你想法,想尊卑有序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