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極個別部族仗持自己部族強大,直接拒絕宋朝的調動,那更好辦了,此次伐夏不可能拖到秋後才結束的,在這關健時候都不願意聽從宋朝的排程,大軍撤回來後,隨便宋朝怎麼做,也有了理由。
因此此次合計調動了六萬多蕃軍,不過防止高仙芝那次失誤(指高仙芝與大食交戰,葛邏祿軍隊突然反水,導致唐軍失敗),整個河湟路的蕃軍是全部打散後,再進行整編的。
當然,這樣問題還是多多,不過這一路看似兵力龐大,但不是主力。西夏人已經顧不上河西走廊了,要麼就是黑汗,如果黑汗看到宋軍到來,主動撤退最好不過。如果宋軍到來,他們還不撤退,能打則打,給他們一個深刻的教訓,打回西域!不能打,則開始防守,靜候北方訊息,但務必將黑汗東下的勢頭阻止下來。
這一路仍是分兵,王文鬱帶著三將宋軍,以及數萬來自西使城、熙鞏秦數州的蕃軍,西上涼州,餘下的宋軍則調往渭州,支援北路主力部隊。
種誼也帶著三將宋軍,以及來自河湟的蕃軍,打散的蕃軍主要就是他這一路,翻過癿六嶺,北上涼州,在涼州與王文鬱的軍隊匯合。
雖然分了兵,但一直保持著相隔不能太遠,以便能夠互相側應,而不是各自為戰。
不過河湟地區原來的宋朝駐兵則不調往渭慶,一是太遠,二是新近收附,當地必須要保留一些宋軍,以防一些有不詭之心部族乘機反叛作亂。
中左路主將乃是熊本,副將乃是苗授,總監軍就是那個很能打的李詳。這一路同樣兵分兩路,苗授帶著熙鞏以及秦州的宋軍,自天都山出發,強行掃蕩位於天都山北側零波山、惟簡山、柔狼山之間的西夏西壽保泰軍司,然後自西夏應理縣渡口,強行橫渡黃河,再沿著黃河到達鳴沙城對岸。
熊本則率領著涇原路三軍再度攻打賞移口、割踏寨等蕭關以北西夏諸軍寨,然後攻克鳴沙城、韋州城,於鳴沙城西黃河上架設浮橋,與苗授軍隊匯合,兩軍再隔著黃河繼續北上,黃河西側宋軍兵指青銅峽北的順州城,黃河東岸的宋軍則兵指靈州,與中右路真正的主力宋軍匯合。
這一路也分了兵,但同樣相隔很近。
總之,這樣的分兵依然顯得有些笨拙,不過現在的宋軍只能如此了,想象唐朝李靖滅吐谷渾那樣分兵,又能相互成功的配合,相互建功,那是不可能的,不說兵了,就說將,現在宋朝是有一些很能打的武將,但有幾人能及得上李靖、侯君集、李道宗、李大亮與契苾何力?王巨也犯不著冒這份風險。最少這樣雖略過笨拙,但很穩,不會犯下嚴重的錯誤。
中右軍乃是真正的主力軍隊,這也是地理因素造成的結果。
因為很早就做了提前準備,將京兆路與河東路的援軍集結到保安軍、慶州與環州前線,十幾天就足矣了。但集結到蕭關前線,恐怕得一個月時間,不可能拖上一個月之久的。
另外就是物資,除了提前在平夏城與蕭關準備的物資,餘下的物資多是從中原調集而來,也不可能捨近求遠,將物資慢慢運到蕭關。
因此王巨坐鎮慶州,這一路軍隊不但集合了環慶路、鄜延路、京兆路的宋軍,還從河東路那邊抽調了大量兵力與民夫過來。
主將是王巨自己兒,副將是劉昌祚、种師道,監軍則是“三朝老臣”梁從吉,此人平過王則,與西夏多次作戰,有著豐富的對夏戰鬥經驗,曾官拜年皇城使,而且資歷老,對宋朝忠心耿耿。有此人監控三軍,一是能讓宋朝放心,二是不會成為三軍的拖累。
這一路還是分成了兩路,劉昌祚出兵鹽州,拿下鹽州城後,派駐一部分兵力防守,餘下的兵力則南下橐駝會,兵指靈武大道溥樂城,與王巨主力軍隊匯合。
王巨這一部兵力則是出兵蝦蟆寨,同時派出一部側翼掃蕩橫山北部的青崗峽、清遠軍城、萌井、折姜會等西夏駐軍地,於溥樂城與劉昌祚兵力匯合後,徑向靈州城。
不過這樣的用兵有一個缺陷之處,那就是放過了宥州、洪州、夏州、鐵門關這些大後方。並且遼國已經再三派使“調解”,若是這些留守的後方夏軍與遼軍匯合,則嚴重地威脅了宋軍後方的安全。
所以為了防止意外發生,西北最強兵種折家軍,以及銀州到代州的原有宋朝駐軍,沒有敢調向南方,以防遼國有所異動。
不過好在這次伐夏準備充分,就象這次三軍調動,涉及到河湟路、秦鳳路、蘭州、涇原、環慶、鄜延、府麟以及河東數路的兵力,如果包括蕃兵與民夫,兵力達到了驚人的近六十萬人,比前幾年那次伐夏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