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部分(1 / 4)

小說:暗黑大宋 作者:蒂帆

“為何觀看都江堰?”

“臣以前只有一次路過鄭白渠,那便是從華池進京述職,以前從延州科舉,並沒有路過鄭白渠。那一行臣剛從大順城之戰中恢復過來,有些勞累,便走得慢。於是無意中看了一下相關一帶的地形,當然那時也未想過鄭白渠,但僥倖記得一些地形。因此韓公想讓臣重修鄭白渠時,臣就回想起這段記憶,發現想修鄭白渠,不但許多地段要開石渠,還要修大型水堰,用以貯水引水抬水。臣雖然有些想法,但不敢盲目去驗證。況且這個驗證不是當年就能看出來的,必須經過幾百年時間的考驗。因此想去看看都江堰,直接從它身上借鑑。”

實際都江堰因為年久失修,也陸續出現了一些問題,但那與王巨無關了。

“朕明白了,那麼鄭白渠打算如何修葺?”

“臣去看都江堰時,楊勾使,程都監與侯知縣已經認真勘探過,目前他們提出兩條建議,一條是自石門洪口處開始,至駱駝項,與白渠匯合,只行十餘里,這條建議用工不多,並且多是平原地區,用費也會很少。若是再延伸一點,可就著地勢,延伸二十里,至臨涇鎮城東,就高入白渠。不過缺點就是借水的水位低,因此灌溉面積有限,高處更是無法灌溉。第二條建議,便是從石門北面新開一條新渠,與南涇水自西合一,引南涇水入新渠,可灌田兩萬頃。如果再開渠向東,直至三限口,合入白渠,灌溉面積會更多。這是他們的看法,如臣之見,若是興修合理,再修一些大型水堰,將水位進一步抬高,可以再向東打通到沮水,利用漆水與沮水,那麼三條白渠全部能得以恢復,而且操作得當,會勝過唐朝白渠規模,灌溉面積可以接近四萬頃。”

“四萬頃?”

“不過想要實現,水堰規模不能太小,否則水流量也將頭痛了。”

後人常說鄭國渠沒那麼大規模,也就是根據這個水流量計算的。但有沒有搞錯,那是幾千後的涇水與各條支流的水流量,能與幾千年相比嗎?就是宋朝,水流量也比後世強哪。

但想灌溉四萬頃,那還是要設定許多水庫的,否則這個水流量仍是一個問題。否則即便灌溉了,許多耕地仍用水不足。

這個四萬頃卻將幾人小心肝一起擊中了。它不是江東圩四萬頃,而是陝西的四萬頃,一旦修起來,會帶來多大的意義?

因此趙頊立即興奮地問:“那麼用錢幾何,用工幾何?”

“這個不大好計算,不過沿途雖有一些不堅實的油石,但多是堅硬的青麻石,我與楊勾使幾人大約計算了一下週邊諸縣能挑出來的勞力,也大約估算了一下,如果快,又按照臣的想法去重修,大約會是三年辰光。”

“這麼久?”

“還是用了火藥之故,否則時間會延長一倍,可能六年也修不完,這才是侯知縣又推出那個簡易方案的原因。”

“若按侯知縣那種方案能灌溉多少耕地?”

“不是很多,而且葉清臣幾乎已經按照那個方案修過一遍,所受益的不過再加上三四千頃罷了。”

“按照你的方案會用多少錢帛?”

“若按照臣所說的方案,中書原來打算調撥的錢帛肯定不夠了。陛下,這是臣所測量的各地高度。”王巨掏出那張三白渠各地海撥高度草圖。

這個大家倒不會懷疑,王巨正是用這個手段,水淹夏軍的。

“就按照你所選擇的方案去仔細勘探,錢帛不足,朕由內庫調撥。那怕宮中省一省,也要將這個錢省出來。”

“若這樣,臣再想辦法弄一點錢吧。”不過王巨一邊說一邊搖頭,即便燒酒一年能賺幾個錢?對了,順便看那個骨瓷行不行,就不知道聽到用骨灰燒瓷器,宋人會有什麼反映。然而這些錢放在一家一戶身上,那是不少錢,但放在這樣的大工程上,又算什麼?

“卿忠心可嘉,”趙頊故意裝作輕描淡寫地說著,實際他有意看了幾人一眼,那一個大佬家中不是家財萬貫,但那一人表示了?當然,趙頊不好逼他們強行“捐款”,只是心中略有些失望。

正說著,外面一個黃門說道:“陛下,御史蔣之奇遞來一份奏子。”

趙頊開啟一看,大怒:“將他帶到政事堂來。”

一會蔣之奇帶到了政事堂,趙頊將那個奏子一把扔到他面前:“蔣之奇,你是御史,國家的言臣,當進直忠言,而非是顛倒黑白,欺上媚上!什麼翫忽職守,什麼膽大妄為,朕看你才是翫忽職守,膽大妄為之輩。”

韓琦心想怎麼啦,他將奏子撿起來看了看,上面是彈刻王巨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