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是如此,呈上證物,帶證人。”
證物便是四年前餘氏說她寫的一首秦少游的《鵲橋仙》與餘有成當年寫的書信,人證蔣儀卻始料未及,來的竟是餘姑子慧圓師太。
雜役捧過那張宣紙到蔣儀面前,問道:“這可是小姐您的親筆?”
時隔四年,蔣儀才親眼見到這張紙,一手王羲之小楷,確實與她寫的十分相似,她靜靜盯著,半晌才道:“不,這不是小女的字,這是小女繼母餘氏的字。”
宋縣公示意蔣儀繼續說下去,坐在旁邊的陸遠澤卻是喚過雜役,耳語一番,不一會兒,衙役捧了宣紙筆墨過來,鋪在當堂。
蔣儀持筆蘸墨,在紙上寫了一首《鵲橋仙》,方才擱下筆道:“小女習的王羲之小楷,其書法講提氣放逸,意態要秀美開朗。而繼母餘氏卻是習一手簪花小楷,字形由扁方為長方,又是清婉靈動的字型,雖刻意驀小女手法,卻終是與小女所寫王羲之小楷大不相同。今小女在此間寫了,還請宋縣公過目。”
雜役將宣紙呈給宋縣公,他看完了,卻仍交於雜役,雜役便又將宣紙呈到了陸遠澤那裡。
這時,宋縣公又道:“人證慧圓師太,你是一方主持,蔣家小姐即在你庵中出家,餘有成又一口咬定你因與他之親,經常放他入庵私會,可有此事?”
餘姑子前兒剛沒了尼庵,帶著幾個食腸寬大的姑子們四處掛單,剛在桃花庵穩定下來,欲要做幾個場法摹些銀錢好重新把饅頭庵修繕了,如今過的十分艱難。今早起來,又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