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海諸島數千部眾當中挑揀出來的一百人手,平日大小都是個人頭兒,或文或武手底下都有點真本事,或多或少都難免帶有幾分驕橫匪氣。在楊致的期望中。這批人都是組建各地海關分署的骨幹力量。為了整肅軍紀,磨一磨他們的野性,不惜在蓬萊多逗留了四日。
自己的人生可以重頭再來,被無數人視作夢寐以求而不可得的幻想。如今這個幻想,楊致真真切切的幫他們實現了。出於對全新人生的憧憬,懾於楊致的威權,兼之得益於熊展麾下的嚴明軍紀,楊致的擔心似乎有點多餘。尤其是全員換上嶄新的海關衙役制服之後,幾乎所有人的感受都是一樣:終於可以脫胎換骨。重新做人了!
九月二十三日,楊致一行抵達濟南。
輕裝簡從而來,不動聲色飄然而去。再度前來,雖前呼後擁頗顯官威。所帶扈從卻不足百人,且鳴鑼開道的那套官樣排場一概皆無。楊致此前兇名卓著,胡偉之仍然對其不事招搖的務實做派心生好感。
皇帝已將設立海關總督衙門一事明旨昭告天下。蓬萊的訊息也將很快傳至濟南。這一次以欽差上官的正式身份駕臨濟南知府衙門,宣傳效果無疑更佳。
楊致依照大夏官儀。率領扈從在城外官驛歇宿一晚,仍遣馬周持他名刺先行前去知會胡偉之。
前度總督今又來。胡偉之也很上道。
九月二十四日一早,帶領知府衙門的大小官吏在城門外恭迎。猶如前世古裝影視劇中的場景一般,正兒八經的見禮之後,伴隨入城,將楊致一行迎入府衙。
這一回賓主雙方的談話,氣氛依然良好,過程依然簡單。
如果說上一回只是彼此混個臉熟,這一回的談話則多了一些實質性的內容:其一,告知已在蓬萊設立海關分署,委派了分署經略使。其二,告知已在蓬萊分署進入執行階段的兩道法令,執法令不容更改,募役令則可因地制宜的稍作調整。其三,大致介紹了《大夏海關總督衙門暫行條例》的主要內容,以示與海關無涉的地方商稅有所區別。其四,告知已決定在濟南設立海關分署,不日即會任命分署經略使。日後與府衙接洽配合的一應事宜,皆由分署官吏負責銜接。
濟南是各地海商通往大夏腹地的首要中轉站,其實楊致所說的這幾條,胡偉之早有耳聞。楊致親口鄭重相告,無非是以示尊重,在官面上是個必不可少的重要過場。
按照大夏之前的慣例,在地方駐軍或是建衙署官,或需提供糧秣支應,或需徵發徭役,總之多少都會增加地方政府的負擔。除了有心渾水摸魚的貪官墨吏,一般自詡清廉的地方大員都會為此大感頭痛。
而與楊致的兩度會面,只反覆強調“配合”、“銜接”,竟無一字提及錢糧徭役。金利來濟南分號近日花費重金,在城內購置了一處大宅,在城外購置了一處軒闊的莊院,這些胡偉之都是知道的。
胡偉之半信半疑之餘,心下也甚是好奇:僅憑一人之力,組建一個五臟俱全的海關分署,常年養著一大幫比大夏禁軍更顯精銳的“衙役”,難道你真的不需朝廷撥付一文錢?山東外海水道由你把持,你在蓬萊以“納捐”為名賣官鬻爵籌款也就罷了。然而海商人數畢竟有限,從蓬萊過往濟南的又會少了幾成,就算在濟南依葫蘆畫瓢的敲得幾個銀子,恐怕也難以長久支應吧?都說你是長袖善舞的經世能臣,我倒要看看,你到底有何高招!
楊致既不開口,胡偉之也樂得裝糊塗。暗自打定主意,什麼配合、銜接一概好說,我巴不得你大發橫財。出力要看是何情形,要錢則一文沒有。但是若有好處,少了我不行!……皇上不也正是這麼幹的麼?
抱著小心應付、絕不無端得罪的宗旨,胡偉之不僅為楊致一行安排了尚算豐盛的接風宴,還為百十來號人安排了駐馬歇宿之處。上官駕臨,自有規儀。不說刻意逢迎,妥善安排食宿是最起碼的公務接待。
孰料楊致比他想象中的更為省心省事,接風宴後便自告辭。府衙上下,無不是感覺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
這位年輕得不像話的什麼總督大人領著那麼一大幫子扈從,說來就來,說走就走。府尊大人對其言語恭敬,官儀鋪排也甚是隆重,莫不是在什麼地方得罪他了?
'邪雲曲 第300章 竊文之恥
蘇子明作為金利來濟南分號的掌櫃,當然是忠實執行大老闆楊致的命令。在城內購置一處大宅,預留為濟南海關分署衙門。在城外購置一處寬敞的莊院,預留為諸多衙役歇宿、養馬、訓練之地。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都是楊致在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