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報送微臣。”
“微臣曾經答應皇上,每年上繳一千萬兩解送國庫。所謂不當家不知柴米貴,如今方知,微臣當初太過狂妄了。”
楊致一番話條理分明,半真半假。第一年就傻不拉幾的足額兌現,您讓我接下來的四年還怎麼混?不裝拙藏私?你當我傻呀?開玩笑!您手頭緊,難道我就活該當您的提款機?能省則省,省下來的那可不是一星半點,動輒就是幾百萬兩白花花的銀子啊!
皇帝眯著眼問道:“那你的意思是,今年這一千萬兩銀子是靠不住了?”
楊致反駁道:“皇上,不是靠不住,而是力所難及。您去年沒讓我交銀子吧?可去年的這個時候,我不是主動交納了四百萬兩嗎?雖說是意外之財,可……可您不能不講理啊!您多少得衝抵一點今年的數目不是?”
皇帝啐道:“呸!你以為朕當真是老糊塗了麼?你在外頭鬧騰得歡實,朕得在長安為你擋刀擋箭擦屁股,不然你會那麼大方?看在你還算老實的份上,一口價,八百萬兩,不能再少了!”
皇帝口中的“老實”二字,同樣是半真半假,也是楊致至今為止聽到的最感滑稽的評價。若說楊致老實,恐怕連街口賣煎餅的老太太都會笑掉大牙。不管怎麼說,三言兩語的功夫就省下了二百萬兩,把“老”字去掉,再加上一個“惠”字,那就是太實惠了!要不怎麼前世的女人們逛街購物的時候,都那麼喜歡討價還價呢?
楊致心下竊喜,面上卻是無奈的嘟囔道:“微臣估計,再少了您也不會答應。”
皇帝故作惡心的道:“打住,打住!你是個什麼貨色,莫非朕還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