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妍默然片刻,又問道:“那父皇為什麼不用你呢?晉封賜爵,也是為了安撫你麼?夫君,你還是上奏父皇懇請調你回京吧!這樣的話,我們也能一家團聚了不是?”
高官將帥外任,家眷留居長安,亦是大夏不成文的慣例,實際上有扣為人質的意味。趙妍的話,貌似夫妻之間閒話私房家常,實則是在委婉的勸說楊致:皇帝已經不信任你了,還是回來老實待著為好。大家都放心。
為了不讓家人擔心,楊致無論是在山東外海諸島,還是經營夷州,每每回京談及於此,都只是含糊一語帶過。但他不可能完全阻止外間的傳言流入府中,趙妍的勸說是出自皇帝與梅妃的授意也不一定。
如今年輕氣盛、意氣風發,既有點本事,又有了地盤可作倚仗,皇帝父子、滿朝文武誰都不敢小覷。如若就此全然放手,混吃等死是不是太早了一點?與舉手投降、任人宰割又有什麼區別?
楊致幾年不曾回家,原想與趙妍溫存一番,被她幾句話一說,立馬興致全無。
背轉身去嘆道:“一家團聚?玲瓏與玲兒、瓏兒也都要接回來嗎?如今天下太平,皇上不須用我,委實可喜可賀。請旨回京做甚?辭官回鄉不好嗎?你若怕不習慣,亦可留在長安。”
都說聽音知意,趙妍聽得出來,楊致的話說得極重。你父親是皇帝,你弟弟將來也是皇帝,很稀罕麼?你願意留在長安就留下,反正我是恕不奉陪了。
趙妍霍然起身,語帶哽咽的道:“夫君,你切勿誤會!我……我沒有別的意思。”
比較而言,趙妍嫁進楊家,與沈玉、玲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