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不著“阿大”、“阿二”的那麼叫了。
皇帝為朝臣子弟賜名,本是無上榮耀。可不領情的並非只有楊致一人。
時逢亂世,大夏舉國尚武,官二代與富二代在軍中罕有市場,甚至為人鄙夷。衛飛揚從軍之時,其父衛肅身負大夏第一名將之名,以時任討虜大將軍獨子的身份,也就給了個校尉頭銜。日後前程如何,全靠真刀實槍的戰陣拼殺。耿超也是如此,其父耿進時任禁軍大將軍,是與衛肅齊名的大夏名將,照樣遠派朔方抵禦突厥,由衛肅帳下數十萬大軍之中的一介校尉從頭幹起。
同為大夏名將,同是草根出身,耿進自問才具戰功絲毫不輸衛肅,但聲名始終稍遜一籌。究其原因,衛肅出身貧苦農戶,而耿進是殷富世家子弟。皇帝當初四處征伐,為求激勵諸多農家子弟軍士,這才重點提拔衛肅。
但是無論衛肅還是耿進,二人都錯得厲害。
百萬大軍之中,軍士智勇雙全而得拼殺不死者,可為將。將領之中,久歷戰陣不死而出類拔萃者,可為帥。在皇帝的字眼裡,將帥就是將帥,獵犬就是獵犬,可華麗變身為政客者,能得幾人?
不只是兩位皇子,即便是皇帝,也不能驟然冷落軍方勢力。耿進不蠢,由武臣拜相首開其例,風光背後是奪權,必須令他安心。父子對調,明眼人都知道皇帝是何目的。
耿超不是也得了個兒子?那好啊!賜名,賜爵!恩准耿超世襲其父耿進二等公爵位!恩准耿超嫡長子世襲爵位!這是什麼概念?只要大夏不倒,那就是子子孫孫的長期飯票啊!
耿家的面子不僅要給,而且要給好、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