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部分(3 / 4)

小說:一世吉祥 作者:曾氏六合網

策下有對策,古已有之。周挺深明大義,實際上與徐文瀚是同一類人。皇帝御批的奏章前腳剛到,楊致後腳就再度登門,周挺對其來意自然心知肚明:“老夫為病所累諸事不便,只得辛苦飛虎侯奔走操勞了。”

遞過一份業已用印簽名的空白禁軍大將軍令:“有句話必須向侯爺言明:老夫並非迂腐不化之人,也絕計不是信不過侯爺,而是事關重大不容有失。若皇上準我所奏,由侯爺暫代禁軍大將軍,那便無需顧慮。然皇上既有臥委軍務的明旨,老夫但有一口氣在,那大將軍印與調兵虎符就不可輕易交託他人,以免授人以柄橫生枝節。老夫恭候侯爺多時,便是想請教,這紙臥而委之的將令該如何措辭是好。”

比較而言,周挺的文韜武略在諸多夏軍高階將領中或許只能躋身二流,但他能得皇帝如此信任看重,必有獨到之處。周挺忠心不二又謹慎低調,兼有大事不糊塗的呂端之風,楊致不由暗自感嘆皇帝的知人用人之明。

楊致也認同周挺的說法,皇帝既然已明確指出周挺的位置無可取代,就沒必要非去踩這條紅線,沒必要立馬與衛肅撕破臉皮面對面的交鋒。

也不忙著拿過那紙空白將令,取出新鮮出爐的贗品金牌曬然一笑:“兵者國之重器,豈可輕相授予?就如今情勢而言,將印與兵符仍由大將軍執掌為宜。只是這將令怎生個寫法,大將軍便不用我教了吧?而且一份空白將令也恐怕略顯少了些。”

第169章 禍福難測

於天下大亂,割據諸國連年混戰無暇他顧,對通商海管理廢弛日久。皇帝大概也是心裡沒底,才含糊以巡查之名命楊致赴山東籌建海關,既未委其具體官職,也未明旨昭告。嚴格說來,楊致奉旨出京巡查只能算是非官方的小道訊息。不明所以的人只是想當然的猜測,皇帝必定賦予了他一定的權力,只有大婚當日陪同皇帝的寥寥幾位重臣親眼目睹了皇帝欽賜金牌。

周挺為將多年老成謙謹,“如朕親臨”四個字有多重分量無需多言,但他並未被御賜金牌嚇倒。用心凝視片刻,才正冠斂衽肅然叩拜:“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周挺行過叩拜大禮之後話雖說得十分客氣,卻讓楊致聽得滿不是滋味:“老夫追隨皇上歷經三十餘年,今日還是第一次見到有這御賜金牌,何其幸也!侯爺,我信你!”

楊致平時貌似慵懶隨意,其實心細如髮,每逢大事更是極重細節。暗自尋思,周挺話中不乏弦外之音:我從來沒見過你手上的玩意兒,是真是假還不好說,但我願意相信這是真的。

他信還好,如若不信,又待如何?周挺是皇帝的死忠尚有疑竇,那對金牌心存忌憚的人呢?實掌禁軍兵權只宜低調,而藉助朝野輿論的力量高調宣示金牌合理合法的無上權威,絕對是必要的!

周挺的謹慎可以理解,楊致是來尋求他的全面合作,而不是找茬發飆。不經意的淡淡一笑:“不知者不罪,大將軍言重了。有這金牌與見到這金牌的人是有幸無幸,現在還很難說。”

他雖說得輕鬆隨意,在周挺聽來卻說得輕落得重。隱然認定周挺對金牌的真偽如有絲毫懷疑,便是有罪。周挺心知楊致這是委婉提醒他必須堅定立場不能站錯隊,不由暗罵自己多嘴,他還沒蠢到再順著這個話題多說什麼,只連聲點頭稱是。

略一思索,自行取了筆墨在那紙空白將令上一揮而就,又取出一疊空白將令,鄭重的在落款處逐一簽上大名,一股腦兒交與楊致,決然道:“侯爺,有這將令與皇上的御賜金牌,再加上你在軍中的聲名人望,相信到了危急之時,縱無將印與兵符相佐,也至少能調動數萬兵馬了!老夫一門榮辱事小,社稷存亡百姓蒼生事大。日後侯爺與徐相凡有用得著老夫之處,儘管吩咐便是!”

十餘張空白將令上無一例外都已事先蓋好鮮紅耀眼的禁軍大將軍印,周挺這麼做等於舍一門生死榮辱於度外,足見其已經深思熟慮早有準備。

江山帝位之爭沒什麼孰對孰錯可言,歷史從來都是由勝利者書寫的,失敗者的下場通常悲慘至極。周挺是忠臣,更是純臣,他忠純的成色顯然比楊致要足實上百倍,令人肅然起敬。

楊致由衷讚道:“大象無形,大音希聲。在下今日方知,大將軍之風範不遜當世任何名將,真正當得起一個大字!”

周挺謙道:“承蒙謬讚。老夫但求無愧於心罷了。且請侯爺指教。老夫這將令還合意否?”

楊致仔細一看周挺文不加點寫就地將令。堪稱滴水不漏:本大將軍奉旨病中臥委軍務。著一等飛虎侯、禁軍五品參軍楊致。簡選精幹僚屬書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