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2 / 4)

小說:一世吉祥 作者:曾氏六合網

但他很清楚:自己已經卷入了一場玩不起的遊戲,陰差陽錯的惹上了惹不起的人。做個享受人生的土財主的偉大理想,等於已經被判了死刑。

太子和寧王都是夏帝的兒子,太子雖然是皇位的合法繼承人,但不見得一定是下一任大夏皇帝。唐太宗李世民就是最好的例子。老丈人沈子通與大舅子沈重無疑是太子的忠實擁躉,是不是奉太子之命前來招攬還很難說,僅憑這父子倆的表現,就很難讓楊致對太子的實力有充分的信心。即便有心投靠,也顯得太過遙遠,前景並不明朗。

不管寧王劫奪黃金是什麼目的,作為統兵數十萬與南楚對峙的皇子,至少說明他既有覬覦皇位的野心,也有那個實力。但選擇寧王無異於與太子和秦氏為敵,從火燒四海樓、綁架楊炎和沈玉、逼他用秦空雲的人頭做投名狀來看,鐵定不是什麼省油的好鳥。

沒有皇帝的默許和幕後支援,秦氏不可能擁有富可敵國的財富和龐大的地下力量。這樣恐怖的勢力無論被哪一位皇子掌控,皇帝都絕對不能容忍。所以秦氏註定只能抱緊皇帝的大腿,在皇子們的明爭暗鬥中保持中立。但秦氏的處境註定也是痛苦和矛盾的,既要小心應付皇帝的猜忌,又要充分考慮留餘皇帝死後的後路。

徐文瀚早已料定,秦氏是楊致目前唯一現實的選擇。秦氏不遺餘力的將徐文瀚、楊致這等人物羅致麾下,其實目的與楊致一致,都是為了自保。你聰明,人家也不笨。既是各有所需,楊致作為勢單力孤的一方明顯處於被動,秦氏憑什麼任由你敲詐?

第一個回合楊致已落下風,但就此拂袖而去顯然是幼稚的,冷靜的道:“這麼說先生是要賴賬了?連生命財產都沒有保障,我怎麼還敢與秦氏合作?先生有沒有想過,如果秦氏不願意賠償的話,還有其他人願意賠我。”

徐文瀚針鋒相對的頂了回來:“賴賬二字恕不敢領,只能奉還。若我不曾記錯,秦氏已支付高達十二萬兩銀子的鉅額賠償,其中便包括諸多聞所未聞的損失名目在內。後來公子坦然接受秦氏厚贈時,聲稱與秦公子素無交情互不相欠,何來賴賬一說?毫無徵兆的天災**世間多矣,試問誰敢擔保生命財產一世無憂?所以並非秦氏不願賠償,而是不該。至於另有他人願賠公子,也與秦氏無干。”

有句話他雖沒有明說,但楊致聽出來了:真有其他人願意做冤大頭的話,你犯得著來找我嗎?秦氏是你目前唯一現實的選擇!

沈玉本也以為上門索賠不妥,沒料到徐文瀚回絕得如此乾脆,頓時羞愧無地,連連使眼色催楊致快走,楊致仍是面無表情端坐不動。

徐文瀚對二人的反應恍若不覺,笑道:“昔日曾聽秦公子細述,公子能從物價漲跌中剖析時局走勢,敏銳捕捉商機,我極感欽佩。尋常讀書之人要麼自命清高羞於言利,要麼醉心功名嚮往富貴,極少有人用心實務關注國計民生。讀書若不能學以致用,那讀來何用?我自問絕非只善空談的迂腐之輩。兩年前我與公子論及為何讀書,你我雖見解有異,但目標是殊途同歸。若能推動天下一統與民休息,到那時公子何愁不能安享太平?”

“徐某於經濟之道也略知一二。據我測算。四海樓損失不會超過五千兩。算上重建所耽誤三個月內地贏利頂多一萬兩。換句話說即便要賠。最多也應在二萬兩以內。公子張口便要五萬兩。真以為秦氏地錢就那麼好掙麼?”

徐文瀚就此打住。含笑望向楊致。他這篇文章可謂一波三折。先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駁得楊致地索賠要求一無是處。然後再反手奉上一頂高帽。最後又有了一絲曖昧地鬆動。不但沈玉覺得頭昏腦脹。就連楊致也聽得有點暈乎。

如果說楊致地精明世故很大程度上是來自於前世地知識和經驗積累。可眼前這位老兄心思機敏能言善辯。談笑間胡蘿蔔和大棒輕鬆運用自如。絕對稱得上是這個世界原產地牛人!

楊致心知若再不表態。便反而會弄巧成拙讓徐文瀚從心底瞧不起了。好在他地臉皮也不是一般地厚:“我剛才不過是想開個玩笑。不想竟引發了先生一番宏論。關於四海樓地賠償。先生說賠多少便是多少。我絕無二話。明日若先生得空。請屈尊到寒舍一敘。商討具體合作事宜。如何?”

他始終不急不躁。雖然輸得光棍也算不失體面。但要起錢來還是半點不含糊。徐文瀚哈哈大笑道:“能獲公子邀請殊為不易。焉敢錯過?久聞公子廚藝精到。即便稍微貴了一些。明日也定要一飽口福!”

楊致攜沈玉出門以後。沈玉嘟囔道:“你和徐先生這就算是談成了?你這人……臉皮未免也太厚了些。……你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