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曆武成二十四年十二月,寧王率軍進攻江夏,激戰數日不克,退兵隨州。南唐太子將於次年元月大婚,夏帝遣皇弟福王趙行及禮部尚書陳之光前往金陵致賀觀禮。夏帝每年都會在二十萬禁軍將士中公開選拔一批青年將領,往年都是安排在秋後,但宮中近期傳出的訊息卻說,夏帝有意提前到來年元月舉行。
徐文瀚與楊致在這些資訊中,嗅出了一絲異樣氣味。這段時間難得有空的秦空雲,派人來請楊致過府喝酒。席間三人扯了些閒話後,秦空雲突兀的問道:“不知先生與楊兄對朝局走勢有何看法?”
徐文瀚與楊致交換了一下眼色,答道:“公子是在考我們麼?如我二人不曾料錯,皇上已將滅唐計劃暫時擱置,來年開春之後與突厥必有一戰。”
秦空雲對這個答案並不十分驚訝:“二位為何如此肯定?”
“這有什麼難猜的?”楊致笑道:“突厥是歷代中原王朝的外患,大夏在北方邊境駐有重兵,多年來不敢有絲毫鬆弛,軍需物資本來就囤積極為充足。如果不是準備打仗,何必在運輸不便的冰雪季節加以補充?江夏是南楚國都長沙的門戶重鎮,豈是幾天就能打下來的?不過是以攻為守,增大對南楚的高壓態勢,使南楚無心與突厥相互策應,以免陷入南北兩線同時作戰的境地。至於遣派重臣前往金陵觀禮致賀,還不仍然是安撫南唐的**湯?”
徐文瀚進一步細說道:“突厥人貪得無厭毫無信義,每年不但要耗費大量財力,而且長年牽制大夏數十萬大軍不敢揮軍南下,一直是皇上最感惱火的一塊心病。大夏自立國以來都是被動防禦,極少主動出擊。這一仗只能勝不能敗,皇上一定找到了對付突厥的必勝之法。”
“無論勝敗,一戰之後雙方仍會議和。這一仗對皇上來說,無異於一場豪賭。他的真正意圖是,如果這次打痛突厥人,至少能換來北方邊境數年的短暫和平。沒有突厥人掣肘,皇上騰出手來發動滅唐之戰才不會有後顧之憂。”
秦空雲神色古怪的望向楊致,問道:“楊兄以為,皇上的必勝之法會是什麼?”
在歷史上能打得匈奴和突厥滿地找牙的,只有漢武帝和唐太宗這兩位牛人。楊致連想都不用想就答道:“皇上必定是在今年七月與突厥交戰之後,才著手籌備一支新型騎兵軍團。為了節省軍費開支,縮短籌備時間,人數應該不會超過兩萬人。為了保險起見,我估計皇上在派這支精銳軍團深入草原大漠尋找戰機的同時,會另派一路大軍在後面壓陣。”
“突厥騎兵最大的優勢,就是沒有後勤輜重的拖累。以戰養戰快速機動,打得過就打,打不過也不與夏軍硬拼。皇上所謂的必勝之法,無非是依葫蘆畫瓢,一名騎兵至少配馬兩匹,甚至是三匹,以機動對機動。突厥人生存環境極為惡劣,醫療條件和醫術遠不如中原發達,他們最大的劣勢是人口增長緩慢。只要不以佔領土地為目的,一意消滅突厥的有生力量,皇上的戰略意圖完全可以實現。但其中有個最關鍵的因素,就是軍團統帥必須是一位擅長長途奔襲作戰的天才將領。”
秦空雲愕然半晌,又問道:“若由楊兄領兵,可有必勝的把握?”
楊致還是有幾分自知之明,他與霍去病、李靖等名垂青史的漢唐名將差了何止十萬九千里,老實答道:“我鸚鵡學舌紙上談兵尚可,既沒那個本事,也沒那個心思。如果皇帝要我領兵的話,不是他瘋了就是我瘋了。”
……皇帝?皇帝!楊致剛剛心念一動,徐文瀚就逼視著秦空雲冷冷道:“公子,今日這番話恐怕不是你自己想要問楊兄的吧?”
秦空雲猶豫片刻,無奈的一咬牙道:“我早知道根本瞞不住的。我明說了吧,我今日問話是奉了皇上密旨。養先生與楊兄的並不是秦氏,而是當今皇上!”
S:推薦少得讓人無語,求收藏!求推薦!求點選!
第024章 求你做我姐夫
PS:第二更求票!什麼票都行!
————————————————————
儘管楊致與徐文瀚早知他們已處於皇帝的嚴密注視下,但經秦空雲親口證實,二人的感受還是頗為複雜。不同的是,徐文瀚是激動中充滿期待,而楊致心底更多的是茫然。
次日上午一位熟人意外造訪楊府,進一步證實了二人的推斷。楊致正在書房抓耳撓腮的給沈玉寫信時,家僕來報:“少爺,有位名叫沈重的公子自稱是少爺舅兄,正在前廳陪老爺說話。”
“是嗎?快請他到這兒來!”
沈重腳步匆匆的踏進後院,還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