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銅鏡中的自己,眉線描得確實很一般,對於初次嘗試的杜朝陽,卻也算不錯了。
杜朝陽攬著秦艾詞的肩膀,下巴抵在她右肩之上,一同看著銅鏡中的秦艾詞出神,他看她,百看不厭。
直到她肚裡的咕嚕聲傳來,杜朝陽笑了笑,牽起秦艾詞的手,起身道:“餓了吧,來,先吃飯。”
飯桌上飯菜擺開,碗筷已經布好,青和先一步退了出去,不打攪二人用膳。
“這是長江裡新鮮撈起的魚,下鍋時還很是鮮活呢,你嚐嚐。”杜朝陽夾了一塊魚肉,小心地替她剔除魚刺,才是放入秦艾詞碗中。
魚肉含在嘴裡果真很是鮮美,入口即化,味道極好。見秦艾詞喜歡,杜朝陽也顧不得自己吃飯,一直在身旁替秦艾詞挑揀著魚刺,他知,她最不喜歡挑揀魚刺。
魚都吃了大半,秦艾詞才反應過來:“將軍怎麼知道魚下鍋時還很是鮮活?”愈發覺得味道熟悉,突地想起來,離開建安前一天的那頓晚飯,也是這個味道,她當時還以為蘭苑換了廚子。
“是將軍的手藝?”秦艾詞有些猶疑地問出。
“嗯。”杜朝陽點點頭。
秦艾詞詫異,道:“我記得你不會下廚的。”
“那是當初,你已好久不曾在意過我了。”
杜朝陽的一句話,讓秦艾詞噤聲,只安安靜靜地低著頭吃飯。
“在邊關學的,焦糊過許多回,才練就這般手藝,夫人可吃得慣?”
秦艾詞點點頭:“味道很好。”
“你若喜歡,回府後我也常做給你吃。”
秦艾詞卻並沒有把他的話當真,來到小鎮上,仿若偷得浮生半日閒,再回去,便是朝務纏身,哪還有精力替她做飯。
用了膳,天也大亮,杜朝陽拉過秦艾詞,道:“走,帶你去聽曲兒。”
…
小鎮上一大早很是熱鬧,許多挑著擔子買賣的壯漢往來絡繹,小河邊還有采蓮女席地擺著攤兒叫賣蓮蓬。走過小巷時,頭領還能聽見隔著巷子互相喊話的鄰里,皆是親近和諧之態。
而此時小鎮最熱鬧的,要屬鎮東頭的小茶館。
和建安的茶樓不一樣,說是茶館,其實只是個小茶寮,更別提坐在雅閣賞景。茶寮裡擺著七八張桌子,坐得滿滿當當的,只邊角還有一張桌子空了兩個位置,正好。
杜朝陽領著秦艾詞落座,她卻很不適應,金枝玉葉,何曾與陌生人同桌喝茶,秦艾詞瞥了眼跟前兩人,一個老漢手裡拿著菸斗,好在菸斗沒有點燃,不至於嗆煙,另一個青年大漢卷著袖子、敲著茶碗大喊:“趕緊的趕緊的,聽完咱還得回去幹活呢。”
茶寮裡一眾人跟著起鬨,秦艾詞才注意到前邊空開的地面上坐著兩男一女,手中或拿著琵琶,或抱著小三絃,手指一撥,弦琶琮錚,十分悅耳。清亮的女音配合著沙啞的男聲,唱著當地特有的民間小調,吳儂軟語娓娓動聽,抑揚頓挫,輕清柔緩,細膩婉轉。
認真聽了曲詞,講訴著民間普通的故事,平淡裡卻妙趣橫生,愈聽愈有意思。茶寮裡多是老客人,故事早聽過百八回了,遂紛紛用竹筷敲擊著茶碗,叮叮咚咚的聲音與絃音相和,男男女女的腔調或許並不精準,然而大家一同吟唱,卻有著另一番風味。
“每天早上大夥兒都喜歡來這裡聽一段小曲兒,一日裡幹活便有了勁兒,說是聽曲,其實就是大家湊在一塊歡樂一番,唱得好不好都是其次。”杜朝陽的聲音穿過眾人的和唱,傳入秦艾詞耳中。
這邊簡單愜意的生活狀態,最容易感染旁人,杜朝陽也拿起竹筷一起附和,慢慢地,秦艾詞也不知不覺地跟著一起唱起,小調兒旋律簡單,詞話重複,倒也不難。
愈唱愈歡快,五六首曲調唱完,大家也都歇會兒,正好喝茶潤潤喉,開始閒聊。桌子對面坐著的青年才終於瞧了杜朝陽二人,覺這眼生,問道:“兩位不是本地人吧。”
“嗯,我家娘子身體不好,我陪著她來這裡休養幾日。”杜朝陽答著。
“還是個疼婆娘的,好!漢子當如是!夫人好福氣啊。”青年說著:“咱們這可是風水寶地,保證夫人身體大好!”
秦艾詞客氣地回以淺淺一笑,笑顏傾城、百媚叢生,竟讓人一時看痴。
杜朝陽不悅蹙眉,握緊秦艾詞右手起身,直到走遠,青年身邊的老漢才反應過來,看著青年痴痴的神情和碗中早已溢位的茶水,用力拍了拍他的腦袋,說道:“別看了,人都走遠了。”
青年咳了咳,不好意思撓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