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是拔得頭籌。”孫凌軒笑著回道。
“厲害!”黃徵豎起大拇指,隨即望向戚夙容,問道,“這位是?”
“他便是許先生收的第五位學生,卓凡。”
“啊,卓學弟,你好,在下黃徵,有禮了。”黃徵報了抱拳。
“不必客氣。”戚夙容回禮道,“黃兄神色從容,想必答得不錯。”
“我亦不知。”黃徵摸了摸鼻子,呵呵道,“已然盡力了。”
此人心性倒是豁達。
戚夙容微微一笑。
黃徵睜開眯縫的眼,誇道:“卓學弟長得真是喜人。”
喜人?這是誇讚嗎?戚夙容默然。
孫凌軒則拍了拍額頭,說道:“你以後還是別隨便夸人得好。”
“哦。”黃徵摸摸鼻子,憨憨地笑著。
“好了,你這邊閱卷還要一些時候,我先去看看季雲學兄吧?”
孫凌軒招呼眾人,朝另一邊的號房走去。
季雲參加的是辯學,此次以“至大無外,謂之大一;至小無內,謂之小一”為論題,自由闡述觀點。論題深奧,蘊含著萬物相生相對的觀念,難度頗大。
戚夙容暗想,待會應該可以看到一場精彩的辯論。誰知三人到場時,辯學已經結束。
環視眾參賽者,個個面有慍色,無不怒瞪著站在頭前的季雲。
“看來季雲兄這次又出了風頭。”孫凌軒笑道。
周圍議論紛紛,各執一詞,想必剛才的辯學爭議頗大。
幾位考官亦討論了許久,最終排出了三個並列第一。
眾皆譁然。三個第一?
雖然爭議頗大,但季雲口才出眾,明顯壓了眾人一頭。結果三方並立,等於打了個平手。
季雲輕哼一聲,行禮之後便越眾而出。
“季雲兄果真厲害,舌戰群雄,絲毫不落下風。”孫凌軒誇道。
季雲聳聳肩:“可惜沒能獨得頭名。”
“不用在意,再接再厲。”黃徵晃了晃拳頭。
季雲點點頭,注意到一旁的戚夙容:“這位是?”
孫凌軒又介紹了一次。
許琛的幾名學生算是正式熟識了。
幾人站在一起,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英書閣此次算了出了不小的風頭,三名學子,除了早有名氣的季雲之外,第一次參賽的孫凌軒和黃徵皆是一鳴驚人。先不是孫凌軒那超強的記憶力,看起來無害的黃徵在作詩寫文方面,天賦極高,之前英書閣的十二分,有六分由他一人所得。
季雲等人聊了一會,決定繼續比試。比試時間只有一天,必須抓緊時間,否則很快便會被人反超。
戚夙容見他們如此積極,心想著自己是否也該下去比一場?畢竟身為英書閣的一員,幾位學兄皆是出類拔萃,只有自己毫無表現,未免有點丟份。
在詩文經學方面,她可能比不過這些學識出眾計程車子,但琴棋書畫或有一拼之力。
☆、第三十章 琴棋書畫(一)
戚夙容來到琴棋書畫的賽場,此處分隔四間號房,參賽者不過寥寥三十幾人,比賽規矩也與其他不同,只有前兩名才有得分,分別為兩分和一分。
琴棋書畫不在科舉考試科目內,故而學子們的參賽熱情並不高。
琴棋書畫的最後評比要到申時,期間可以隨時參與。所有書畫作品都會展示出來,供人欣賞。
棋試主要象棋和圍棋,有一位主考官和四位棋士評審,參賽者先與四位棋士下,按照勝負場數評分。雖然最多隻有四場,但耗時頗久。
戚夙容過來觀看時,棋室內僅僅設了三局,最快的一局才到中場。
認真看了片刻,戚夙容對幾位棋士的棋藝有了大概的估計,介於三段到五段之間,屬於中低階水平。
她若參比,勝三場應當不難。
戚夙容又轉到琴室。
琴比是四項中最難的,卻是唯一一項能夠晉級得分的比試。它並不只限於古琴,還包括箏、笛子、琵琶等十八種樂器。不過,樂器不由參賽者自己挑選,而是由抽籤決定。若抽中自己完全不擅長的樂器,便只能棄權。每比完一場再抽一種樂器,若能順利完成三場,並且達到一定水平,除了首名的兩分,還能得到附加三分。故而,運氣也成了決定這項比試勝負的一個重要因素。
“少年郎,看你轉了半天了,過來寫幾個字吧?”這時,一個略帶笑意的聲音傳入戚夙容的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