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聽溪被謝思言帶走前,回頭望了眼:“不要讓我後悔當年救你。”這是對沈惟欽說的。言罷離去。
凝著少女愈來愈遠的背影,沈惟欽一雙黑眸晦暗幽微。
被送回房前,謝思言將她正著反著分別抱了下,似是在除毒一樣。末了,又噙了她的唇瓣吮咬片刻,這才依依不捨地罷休,還說倘若沈惟欽那廝當真親上了,他就拿鉗子夾掉他的嘴。
經了這一番折騰,陸聽溪回房後沒了睏意,索性坐起。
謝思言說他是得了沈惟欽南下的訊息趕來的,京中如今正是動亂之際,他還特特撥冗追過來,不可謂不在乎她。
那麼她當真對他有意嗎?她是那樣對沈惟欽說的,但當時不過是想脫身。
陸聽溪忽然有些惘然。
晃眼間,已至臘月。
陸聽溪在真定府已住了近兩月了。祭灶這日,謝思言忽然從京中趕來。
“等明年初,京裡局勢就能大定,屆時咱們再將婚禮辦一回。這回不會再出什麼意外了。”
陸聽溪道:“我見你那日聞得皇后身死,面上半分訝色也無,你早就預見到了?”
“你救回來的那個好伴讀不可能讓我們就這樣順順當當成婚的,莫說是設計殺了皇后,就算是他把皇帝弄死我都不以為怪。”
陸聽溪見他慢條斯理給她將小金橘切塊,忽然想起一事:“皇帝栽贓寧王的主意,是不是受了你那年正旦獻上的那幅萬里河山圖的啟發?”
謝思言一頓,回頭:“你才反應過來?”
陸聽溪豁然。
咸寧帝當時對謝思言還是頗多猜忌,謝思言需要尋機跟咸寧帝表忠,而表忠的法子裡,還有什麼比出謀解憂更有效的呢?寧王和楚王始終是皇帝心裡的一根刺,只是皇帝其時還沒想好該如何拔除而已,謝思言獻策正逢其時,怪不得皇帝當時那樣高興,連唯一一對天竺鼠都賞了。
“乖,張嘴,”謝思言將一半小金橘遞到她唇邊,“這法子還是你出的。”
陸聽溪抿唇,少焉,問他明年二月下旬可有餘暇,她想再去一趟吳橋縣。
“上回還沒看夠雜耍?”
陸聽溪踟躕道:“就是想再去瞧瞧。”
她這兩月間忽然想起,箋紙上的最後一條提示日期將近了。雖然她依舊好奇她若是到期不去會不會被一陣妖風或一隻斑斕猛虎擄去吳橋縣,但還是沒甚勇氣違拗提示。
年關飛逝。這幾月間,京中可謂翻天覆地。
在多方攻訐、扯皮之後,太子終於嗣位。出乎眾人預料的,楚王主動讓權,還政於太子,並請求攜家眷回封地養老。寧王以訕謗先帝的罪名,被褫奪王爵,廢為庶人,圈禁封地。新皇特發詔書闡明此事,自道寧王雖有諸多不遜之舉,但終歸是他的叔父,他不忍傷其性命,但望其能悔悟自新。
朝野上下歷經一番蜩螗沸羹,本是人心惶惶,見新皇年紀雖小卻多有仁行,心下稍安。新皇已於去年末在廷議上定年號為天興,以次年為天興元年,與民更始。與此同時,天興帝已批了楚王回封地武昌府的奏請,又頒下許多賞賜,以為嘉許。
陸聽溪正月裡回京後,就開始重新為婚禮做準備。因著前番已辦過一次,一應俱全,倒也不如何費事。
這回將親迎日定在了二月初十。這時節既無酷寒,也無暑熱,倒是合宜得很。
天興帝登基後不久,以詹事府詹事謝思言平定亂局居功至偉為由,擢其為東閣大學士,入內閣,預機務。內閣人數不定,多時五六人,少時三四人,但無論何時,都有一條是恆定不變的——閣臣皆年高股肱。入閣的都是自各部各衙署抽調的天子近臣,熬資歷熬上二十年方得入閣的都算是短的。以新皇昔年東宮講官身份入閣算一條捷徑,畢竟作為授業恩師,總是更得新皇倚重。
但不論如何,都沒有才入詹事府一年就入閣的道理。雖然東閣大學士只是六個殿閣大學士裡排位最末的,但這排位也只代表資歷,不代表權力就小。有不怕死的老臣直言上奏質問天興帝今年只是讓謝思言這黃口小兒入內閣,來年是不是要讓仲大人將次輔的位置也讓給他。
天興帝居然回了句可以考慮。
謝思言親迎這日,天興帝非但親自往內帑揀選了許多賀禮頒賜下去,還換了常服,親臨觀禮。
眾皆瞠目,都道謝家原就是百年豪族,又得此無雙恩榮,怕是歷朝歷代也挑不出幾個能與之比肩的。真正是亙古未有,顯耀當世。
近日來接連驚掉眾人下巴的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