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部分(4 / 4)

河道,池塘都有相對充裕的水量。

即便是大旱,水位下降很多,可各地的屯田田莊,依舊在有經驗的吏員指導下,開挖溝渠,引水灌溉,保證了莊稼的生長。

想自己在現代,東營那邊的黃河河道在枯水期時候,甚至有看不見水地情況出現,因為從中游開始,處處是引水使用,或者是引用,或者是灌溉。很多掛著河流之名的地方,都只有光禿禿的河道,還是來到這個時代之後,李孟才頗為驚訝的看到,越來是這麼大的一條河,還有船隻行駛,直到最近才算是見怪不怪。

這些豐富地,沒有過度使用地水源,保證了屯田處的灌溉用水,保證了莊稼地生長,所以儘管可用於週轉的銀錢越來越少,李孟卻不怎麼著急,因為收成在即,馬上就可以週轉開了。

每逢大災,各地農民流離失所,動亂頻頻,豪強趁機兼併土地,矛盾激化之後,官府所做的就是派兵鎮壓剿滅。

如果事先集合人力修繕水利,整理田地,救濟貧民,哪怕和自己一樣搞這個屯田的政策,想必天下間也不會有這樣的局面,盧象升在北直隸屯田,救濟貧民幾十萬,收穫糧食無數,可見這法子不是不行,而是有人不做。

話說回來,這崇禎是大明的最後一位皇帝,而今天下間荒唐反常之事甚多,有這種局面反倒是正常。

附帶說一下,李孟過長江的時候,江面足有十幾裡寬,而現代他過江的時候,也不過是三四里的寬度,古今水系的水量已經是相差的極多了。

八萬屯戶,護莊隊就能有三萬餘,如果動員起來發給兵器,估計四萬�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