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李綱不由得一愣,同時暗暗地皺起眉頭來。李綱乃是進士出身,雖然現在跟了武棟,可是心裡面仍舊認同“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觀念。在他心裡,讀書人知書達理,絕對不是這些農民能夠比得上的。可以給農民以地位,讓他們不再低賤,但是唯一的作用僅僅是提高他們的種糧積極性,要是把他們和讀書人相提並論,李綱無法接受。
“讀書人,現在還是一個職業。等到以後,人人皆可讀書,人人皆要讀書,讀書人自然也沒有什麼高貴的了。”武棟又道。
“大都督,可是現在讀書人數量還是太少,管理國家還是要靠讀書人。這些天來,有不少江南來的儒士找到我,他們想要讓我問問您,看看何時開始科舉,從讀書人中選取官員?”李綱道。
第二百四十三章 吳用歸來
第二百四十三章 吳用歸來
“告訴他們,不用著急,現在還是戰爭階段,一切為了戰爭服務,政府仍舊在軍管,還不是實行科舉的好時候。”聽到李綱的話後,武棟搖頭道。
“可是高麗現在已經穩定下來,百姓安居樂業,我覺得應該結束軍管,實行科舉,用文人管理天下。”李綱道。
“讓我再想一想吧。”武棟道。
其實用考試製度選取官吏,這在將來是肯定要執行的。歷史已經證明,這是有效的、公平的制度,即使到了後世,各國都是用考試製度來選取公務員的。
只是考試的內容絕對不能是儒家思想。儒家思想侷限性太大,重德治輕法治,重自律輕他律,重政治輕經濟。儒家思想教育下,讀書的唯一目的是“學而優則仕”,純粹為了當官而讀書,這對社會的整體發展也沒有多少的好處。
儒家思想可以用來教育人民,但是用來治理國家,缺陷太大。
中國從古至今,朝代更替不斷,儒學治國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尤其是到了宋代之後,儒家的理學學派橫行天下,更是弊端巨大。中華民族越來越懦弱,越來越沒有血性。有才能的人受到排擠,岳飛、韓世忠等等名將紛紛被趕下臺,越是平庸的越能夠混到高位。國家開始和外族簽訂各種條約,用金錢、土地換取和平。在宋以前,這都是從來沒有的事情。
可以說,中華民族的很多變化都是從宋朝開始。因為理學的流行,人們的思想越來越僵化,越來越懦弱,越來越不敢出頭。甚至一直到武棟穿越之前,這個國家都是這樣,再也沒有漢唐時代的血性、衝勁了。
所以,要想讓這個國家得到根本性的改變,要想讓這個民族的未來真正的發生變化,那就絕不能繼續用儒家理學思想治國,必須創造出一套新的治國思想、治國理念來,用這新的思想、新的理念來教育國民。至於今後選取官吏,也必須以此思想、理念作為基礎。
如果是純粹的宋人,想要憑空創造出一套思想、理念,那是根本不可能的,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時代侷限性,很難真正的超越自己的時代。但是武棟就不一樣了,他從後世而來,心中有無數後世的先進思想、理念,完全可以創造出一套新的思想系統來。這些年來,他其實一直在思考這方面的事情,現在也已經有了眉目。
只是,在這個時代,儒家思想影響巨大,想要把新的思想推行開來,有巨大的阻力,需要慢慢的、一步步的妥善推進。
現在來說,李綱這個儒家進士出身的軍機處成員就是阻力。武棟要推出自己的新思想,李綱恐怕就不會答應。
“大都督,科舉的事情還是要早做決定才行。”李綱看到武棟沉默,又道。
“好的,我會用心考慮的。對了,現在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交給你去做。”武棟道。
“不知是什麼事情?”李綱好奇的道。
“我要讓你去遼東,負責遼東的民事。我們剛剛打下了一片城池,得到了無數的百姓,還得到了無數的土地。現在這些土地也需要分發給那些百姓,讓那些百姓開始種田謀生,這些事情都需要你去做。”武棟道。
“原來如此,這確實是一件大事,大都督,不知我什麼時候出發?”李綱道。
“明天就出發吧。已經三月底了,必須爭分奪秒去做這件事情。其實花榮已經再做這件事情了,只是他還要負責整個戰區的戰事,沒有更多的精力去管民事,所以我才派你去。”武棟道。
“是,我明白。”李綱點頭道。
兩人又仔細的商討了一下遼東民事的情況,遼東的土地很肥沃,比起高麗的土地還要肥沃。在後世,哪裡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