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底下沒有絕對的朋友,同樣也是沒有絕對的敵人的,昔日曹操欲揮師東吳,我東吳與他之間,自然仇深似海,但是今時不同往日,曹操的目標已經轉移到了西北,我東吳可是曹軍的後方。
當下,我東吳應做之事,是為了自身而謀求利益,若是助曹操出兵征討西北對我軍有利,那麼我東吳自然可以如此去做!”
孫仁說得有理,群臣們無話可說,他們已經完全跟不上主公的思考節奏了。
對於出兵援助曹操之事,群臣無法反對,於是孫仁又說了另一件事情,便是鑄造貨幣一事。
群臣們對於商貿一竅不通,對於孫仁所說的“鑄造貨幣對於東吳的經濟發展有莫大的好處”也不甚理解,所以他們也找不出理由來反對。
群臣們都贊同鑄幣,而新幣的名稱,在經過群臣們的探討之後,被定為了“吳幣”,按照孫仁的說法,吳幣能夠成為在全天下都流通的一種貨幣!
朝會之後,孫仁徑直來到書房,而在書房之中,孫仁最想要見到的人楊林就在這裡等著。
今日的朝會,楊林並沒有參加,而孫仁也沒有責備他,因為楊林現在雖然已經是東吳長史了,但是他在朝會上的樣子卻和他作為門下書佐時候的一模一樣,一句話也不說,只有當孫仁問起他的時候,他才會開口。
既然沒有來參加朝會,那麼孫仁便讓楊林在書房候著,在朝會結束之後,孫仁便首先來到了這裡。
只有在兩人面對面而四下無人的時候,孫仁和楊林才能敞開心扉說話。
孫仁道:“楊林,你又要離我而去了?我都有一些懷疑,你是不是討厭見到我了!”
孫仁嘟著嘴的模樣甚是好看,雖然她也知道楊林的本意不是那樣的,但是她卻要使一下小性子。
楊林安慰道:“仁,這東吳是你和我的容身之所,東吳的強大,是我們共同的願望,所以,只要是對東吳有利的事情,我們就應去做,無論會去到多麼遙遠的地方,我們都心甘情願。
你瞧,西北一帶的戰事,已經不太均衡了,這就像是圍棋一般,原本黑子和白子在棋盤中絞殺,難分伯仲,可是黑棋卻因為走了一步錯棋,導致局勢一邊倒,如是白子贏了,對於我東吳,卻不是什麼好事,所以,當黑棋陷入困境的時候,我們就應當幫助一下。”
楊林將天下比作棋盤,也是無可厚非的,而孫仁也能夠聽明白一點。
有的時候,楊林向孫仁的建議,並不會說得太明白,而當孫仁去付諸實施了之後,楊林的建議的效果,就立馬實現了。
久而久之,孫仁對於楊林的建議,已經沒有任何的懷疑了。
是因為楊林提了援助曹操的建議,孫仁才見這項建議在朝堂之上命群臣討論的,而討論的結果,是群臣無話可說。
楊林又道:“毫無疑問,曹操是我們吞併天下最大的絆腳石,但是這顆絆腳石。現在卻有著存在的必要,若是曹操敗給了馬騰和張魯的聯軍,那麼這兩家便可直搗長安,長安若破,天下又將大亂,好不容易形成的三足鼎立的局面,就會土崩瓦解,到了那個時候,我東吳所得來的發展良機,也會就此失去。
反之。若是曹操與馬騰、張魯處於焦灼,那麼久而久之,馬騰和張魯必定會被曹操所滅,但是曹操作為勝利者,他也是殺人一萬自損三千,從此以後,曹操的實力,再也不足以支撐起龐大的軍隊,他將會走下坡路。這也正是我東吳的目的所在!”
楊林說得孫仁啞口無言,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孫仁對於楊林的建議,也只能點頭稱是了。
於是孫仁便下令。命楊林率近衛軍前去增援曹軍,當然,這也是展示近衛軍實力的一個最好的機會!
隔日,楊林便離開了柴桑。他並沒有敢去秣陵去與近衛軍匯合,而是以使者的身份,去了許昌。
如今。曹操正在外率領著軍隊作戰,在許都迎接楊林的,竟然是司馬懿!
現在的司馬懿,只不過三十多歲,官職也只是一名小小的黃門侍郎,因為曹操遠征在外,所以司馬懿便有了拋頭露臉的機會。
司馬懿奉命接見楊林,知道楊林是東吳的使者,並且職位頗高,因此司馬懿對於楊林還算客氣,雖然楊林一臉的稚氣,但是年長不少的司馬懿,卻也並沒有小瞧他,對他畢恭畢敬。
司馬懿道:“尊使遠道而來,不知有何吩咐,若是緊要之事,我自可以命人快馬加鞭告知丞相,如今東吳與我方,已是盟友的關係。”
楊林道:“我主孫將軍,見曹丞相前方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