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1 / 4)

小說:混在東吳吃軟飯 作者:白寒

諸葛瑾慚愧道:“長史大人抬看在下,在下本自詡聰明,其實一山還有一山高,主公曾命在下搜查火燒偏殿的兇手,但在下實在無能為力,查無所獲,在下也曾經告誡過主公,有一陰險之人躲在暗處,對我東吳不利,但不想沒過多久,主公就受害了。”

諸葛瑾言之鑿鑿,張昭也聽得心驚肉跳。

兩人各自從自身的立場出發,逐一分析昨晚所見之事。

張昭道:“當晚,我坐於東南側,離舞女們不遠,能見到主公撫琴,卻未見可疑之人。”

諸葛瑾道:“在下坐於西側,雖酒意上頭,卻也仔細觀看,舞女們動作自然,無人有異動,而主公遇刺的關鍵時刻,舞女們卻圍作一團,遮擋住在下的實現,至於那把匕首是如何刺中主公,實在不知。”

兩人逐一分析,連一些細小的末節也沒有放過,可惜到頭來,卻是一無所獲。

張昭嘆道:“莫不成,兇手會飛?”

諸葛瑾來,原本是想和張昭一同回想當晚之事,好找出線索,但是不想這越是回想就越是模糊不清,主公究竟死於何人之手,實在無從查證。

既然如此,諸葛瑾只好從最壞的情況考慮了。

“長史大人,若是一直找不到兇手,那主公的身後事,當如何操持?”

張昭嘆道:“當下,仁公主失了兄長,正在氣頭上,如若一直查不到兇手,只怕仁公主會在柴桑城內大開殺戒,到時候東吳危也。”

諸葛瑾卻道:“在下卻不這麼認為,若仁公主果真為查兇手不擇手段,昨晚楊林求情之時,她也不會就此罷休。”

張昭道:“她之所以賣楊林面子,是因為楊林與她有私交!楊林花言巧語,只憑裙帶上位,此等奸吝小人,我實在瞧不上眼。”

諸葛瑾笑道:“長史大人所言差矣,楊林雖出身不好,但腹中卻有真才實學,若東吳重用此人,定會如虎添翼。”

“子瑜所言,我不敢苟同!”

張昭並不認同諸葛瑾的觀點,但諸葛瑾卻言盡於此,當下最緊迫的,並非是楊林是否有才能的問題,而是關乎到整個東吳日後的局勢。

“長史大人,當下主公遇刺,東吳無主,俗話說:國不可一日無君,家不可一日無主,如若主公之位懸而未決,只怕江北曹操、荊州劉表,都會對我東吳趁虛而入,因此這主公人選,應當儘快斟酌才是!”

張昭搖搖頭,道:“當年孫將軍遇刺,自知命不久矣,特將我等重臣招致塌下,託孤於我等,說外事不決可問周郎,內事不決便可問我,所幸的是,主公勵精圖治,任用賢能,東吳國勢扶搖直上,我想主公正值壯年,可開創萬世不拔之基,誰又想,主公卻也如孫將軍一樣遇刺身亡,這可如何是好?

主公的兄弟中,叔弼驍勇善戰,有孫將軍當年之姿,但卻不幸早喪,季佐體弱多病,實不能委以重任,至於早安,資質平平,又是庶出,實不在考慮之列。”

張昭連連嘆氣,沒想到,主公才能出眾,他的兄弟們,卻找不出一個像樣的出來,張昭輔佐了孫堅、孫策、孫權三任主公,可謂三朝元老,他可不想江東孫氏陷入危機。

諸葛瑾道:“長史大人所慮,也正是在下所慮,新任主公人選,若是倉促選擇,只怕軍中將領不服,到時候東吳大亂,曹操還沒來,東吳就亡了……”

張昭思索道:“可縱然如此,這人選問題,又有何人能勝任?”

諸葛瑾想了一想,說道:“在下這邊倒是有一人選,但是隻怕長史大人不會同意。”

張昭問道:“子瑜所指何人?”

諸葛瑾笑道:“以長史大人看,仁公主如何?”

張昭大驚,道:“子瑜莫不是說笑話?仁公主乃女流之輩,怎能堪此大任?堂堂東吳,又怎能受女主掌控?”

自漢以來,民眾對於女主當權,都不敢苟同。

當年呂太后稱制,外戚專權,民眾多為所苦,故文帝之後的君王,都對身邊的女人多為防範,女子不能賦以權力,這是民眾們廣泛的共識。

諸葛瑾解釋道:“仁公主雖為女子,但才幹不亞於她的兩位兄長,若仁公主獲得軍中將領支援,定會使我東吳繼續繁榮。”

雖然諸葛瑾極力開導,但張昭只是一個勁兒的搖頭,他是斷然不會同意諸葛瑾的觀點的。

第三十八章有毒

十月十五日,孫權遇刺之後的隔天,從行宮中傳來訊息,對孫權忠心耿耿的護衛軍統帥谷利引咎辭去職務,王寶暫代護衛軍統帥一職。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