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4 / 4)

小說:混在東吳吃軟飯 作者:白寒

拱手讓人。

諸葛亮道:“東吳之主雖是女流之輩,但其陰險狡詐,不亞於曹操,東吳以形勢相逼,知我方不可不從,於是漫天要價,亮不才,承蒙主公大恩,今日願親往柴桑為人質,以己身換取東吳援兵。”

說罷,諸葛亮便起身,不帶隨從,一人隻身前往柴桑。

諸葛亮知道,柴桑乃虎狼之地,東吳的女主雖然陰險,但這位女主,也是受人教唆,而這位女主身後之人,才是東吳真正的掌權者,孫仁只不過是被此人牽著鼻子走而已。

由於時日緊迫,諸葛亮不敢怠慢,騎快馬而行,只消一日便到柴桑。

來到柴桑之後,諸葛亮並沒有立即去面見東吳主公,而是先去見了自己的兄長諸葛瑾,並從諸葛瑾的口中,得知了今時今日東吳的各種趣聞……

第十四章群議

曹操大軍南下,東吳方面也是極為關心的。

早在曹操興兵攻新野之時,就有朝臣給孫仁提建議,要與荊州聯合抗曹。

但是孫仁卻遵從於楊林的建議,當場拒絕了。

而後曹軍一路南下,勢如破竹,從襄陽、到南郡,雖軍隊死傷無數,但連下兩城,荊州之地,指日可待。

劉琦退守江夏,手下軍隊不足萬人,便向東吳求救,但孫仁卻連番刁難,直到諸葛亮以人質的身份來到柴桑,孫仁才召集眾人,商議對抗曹操事宜。

朝臣們濟濟一堂,孫仁雖心已有所斷,但仍需在朝堂上令眾臣服氣才行,於是讓列為臣工暢所欲言。

身為東吳長史,張昭道:“曹操身為漢相,以天子為要挾,群雄之中,若敢不從,便是亂臣賊子,依老臣之見,不如開城投降,免民眾受戰亂之苦。”

除了張昭之外,顧雍、虞翻等人也附議。

若是以往,孫仁必定心生焦慮,但此時她卻不慌不忙,道:“長史說得沒錯,只是孤以為,曹操生性殘忍,若是降他,只怕東吳百姓任人魚肉,依孤所見,降曹並非上策。”

孫仁將目光看向楊林,此時楊林已是治中從事,身居要職,在朝堂上已有發言權。

當初楊林去荊州,孫仁提心吊膽,後來楊林平安歸來,並說荊州之事已然完成,孫仁便放下心來。

後劉表死,劉琦繼任荊州牧,雖劉琦性格軟弱,但他誓死不降曹,與劉備共同抗曹,雖失敗了,但曹操也損兵折將,不得已在南郡休整。

事件的發展正如楊林所料,曹操與荊州一方,都兩敗俱傷,對於東吳來講,正是坐收漁人之利的時候。

孫仁問楊林道:“楊林,是戰是和,你有何意見?”

孫仁想讓楊林開口說服朝上的老臣,不過楊林今日,卻並不想過多的言語,他只是說道:“主公,微臣沒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