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林又道:“是你們率先背叛盟友的,因此,你也別怪我在蜀中一帶用麻雀作誘餌,促成了蜀中的蝗災,如今,蜀中一帶顆粒無收,劉皇叔的益州牧之名,已經名存實亡了。”
既然是在諸葛亮的面前,楊林也並不隱瞞是自己促成了蜀中的蝗災,諸葛亮在聽到“蝗災”二字之後,不由得心中一顫。
這兩個字,是蜀中衰敗的根源,而現如今,局面已經無法挽回了……
諸葛亮也頗為佩服楊林的膽色,竟然敢當面承認曾經幹過如此喪盡天良的事情,他年紀輕輕,怎麼會有如此的心機?
他知道蜀中的蟲災會死多少人嗎?他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情,已經違背了基本的人倫之道了嗎?
當然,無論諸葛亮如何詛咒楊林,卻也無法改變失敗的結局,這是因為諸葛亮本人的失察,怨不得別人。
諸葛亮嘆了一口氣,道:“若是當初亮能夠從麻雀入手,而不是從麻藥入手,那麼說不定還有挽回的餘地,可是主公又命亮為三軍軍師。出兵漢中,才致使今日之不利局面。”
楊林笑道:“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戰爭哪有不死人的?在亂世中,為求目的不擇手段,才是生存下來的根本,婦人之仁,只會將人帶入毀滅!”
既然自己是勝利者,那麼楊林自然說什麼都可以,諸葛亮也無話可說……
見諸葛亮沉默不語,楊林又道:“諸葛先生。還記得在赤壁的時候我對你所說的話嗎?”
諸葛亮也是聰明之人,一聽便懂,道:“楊大人的話,亮怎敢忘記?當日楊大人邀請亮為東吳效命,但是亮承蒙主公三顧之恩,不敢忘本,自從跟隨主公之後,亮則以興復漢室為己任,請恕亮實在不能為東吳效力。”
和當日的一樣。諸葛亮還是拒絕了楊林。
楊林又道:“昔日水鏡先生曾言:臥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現如今,鳳雛先生已經歸入我東吳的麾下。若是臥龍再為我所用,這天下,就會是我東吳的了,諸葛先生。你真的沒有此意嗎?”
諸葛亮面露難色,道:“請恕亮實在不能從命。”
楊林輕笑道:“諸葛先生,雖然水鏡先生如此說。但是縱然是我東吳沒有臥龍鳳雛的輔佐,我們也是能夠取得天下的;而諸葛先生所說的以興復漢室為己任,實在是愚不可及!
後漢**滋生,君主不理政事,由宦官、外戚把持朝政,買官賣官、強取豪奪之事多有啊發生,像這樣的國家,老百姓也只能忍飢挨餓的過日子,有什麼好眷念的?亂世的百姓們,最希望的便是國泰民安,自己能夠豐衣足食,至於國家的名字是漢或者不是漢,又有什麼關係呢?
如今天下大亂,眾豪雄當中,就只有我主孫仁是以百姓之事為己任,大力發展生產,令百姓們能夠吃飽肚子,如今東吳一帶,百姓們焚香禱告,為主公祈福,試想一下,像這樣的主公得了天下,百姓們一定拍手稱快的!
諸葛先生,雖然劉皇叔曾經三顧你於草廬之中,但這只不過是表面工夫罷了,如今劉皇叔取了蜀中之後,卻並不如之前那般重用於你,哪怕是出兵東吳這樣的事,他也是找的法正為軍師,不是嗎?”
楊林盡其言語,想要說服諸葛亮,但是諸葛亮是鐵了心了,不肯答應楊林半句。
楊林說完之後,諸葛亮向著楊林行了一個禮,道:“亮何德何能,能夠受到楊大人如此的看重?只是亮受主公大恩,不敢忘,還請楊大人不要在亮這個山野村夫身上多浪費唇舌了。”
諸葛亮心意已決,楊林有些生氣了,道:“諸葛先生,現在是你來求我,可是你卻軟硬不吃,你難道就不怕我不答應你嗎?”
諸葛亮面露和善之色,道:“亮此次來,本就抱定了不成功便成仁的打算,若是能夠成功說服楊大人放了主公,自然最好;若是沒有辦法說服楊大人,亮便會在楊大人面前引刀自刎。
望楊大人念在與亮共解九連環的份兒上,給主公一條生路,亮願意獻出自己的性命!”
楊林知道諸葛亮忠義,可是卻萬萬沒有想到,他竟然忠義至此!
為了一名打著皇叔旗號到處招搖的主公,為了一名為了利益不要臉皮的主公,諸葛亮竟然可以為他獻出自己的生命!
就算是楊林,也頗為佩服諸葛亮的氣節!
於是楊林嘆了一口氣,說道:“諸葛先生,你不願意為我所用,卻願意為了劉皇叔而犧牲,在下頗為佩服,看在諸葛先生的面子上,我倒是能夠勉為其難的與劉皇叔議和,不過我東吳所開出的條件,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