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色。
船逆江而上,直達白帝,按照原則上來講,這裡已經輸蜀中的領地了。
孫仁此次出巡蜀中,自然是早已經知會了劉備方的,於是蜀中的官員們,便從白帝開始就一路陪同,一路上鞍前馬後,唯恐伺候得不周到。
從白帝、到巴東、再到江陽。
蜀中一帶的水路,被孫仁和楊林遊覽了個遍。
從江陽開始,孫仁的儀仗隊就不再走水路了,改為陸路,劉備早已經為孫仁安排了華麗的車隊,一路護送孫仁到成都。
蜀中一帶的百姓們,早已經對東吳的主公頂禮膜拜,於是當孫仁的車隊路過的時候,都有不少百姓前來拜謝孫仁,說孫仁是蜀中的大恩人,全靠了孫仁,蜀中的百姓們才能夠不被餓死,是因為有了東吳、有了孫仁,蜀中百姓們的性命才能夠保全。
更有百姓,在孫仁路過的時候,跑來攔駕,並送上了萬民書,萬民書上的內容,自然全是為孫仁祈福的。
孫仁收下了百姓們的祝福,不過這一路上的叨擾,倒是令孫仁頗為為難。
在孫仁身邊坐著的楊林笑道:“仁,這正是我讓你來蜀中一趟的原因,如今在蜀中一帶,你的威望已經遠超劉皇叔了,又了這樣的威望,又有了蜀中百姓們對你的祝福,你還會害怕在這片土地上會遇到危險嗎?”
原本孫仁在路上還是有些擔心的,但是聽了楊林的這句話,她就再也不擔心自己的安危了。
現如今,這蜀中的土地,孫仁所享受的待遇,已經是蜀中之主的待遇了,那麼她還害怕什麼?
儀仗一路前行。最終來到了成都城。
劉備率著滿朝的文武,出城迎接孫仁的到來。
孫仁騎著馬。掃視了一遍蜀中的官員們,便問道:“諸葛孔明何在?”
劉備道:“孔明已率軍前去平定南方的叛亂了。前些日子,已然傳來捷報,相信不日,孔明就將班師回朝了。”
除了諸葛亮之外,蜀中的幾位重將,也不在劉備的身邊,沒有了這些性子暴躁的將領,楊林倒是能夠稍稍的捉弄一些劉備。
於是楊林對劉備說道:“劉皇叔,我主遠道而來。不熟悉成都城內的景緻,勞煩劉皇叔為主公牽馬,一路上指教一二。”
劉備一聽,頓時臉色都變了!
蜀中的臣工們,都面露慍色,雖然主公戰敗,但是好歹東吳與蜀中是平等的關係,今日你東吳之主訪問蜀中,卻要蜀中的主公牽馬隨行。這不是侮辱人嗎?
不過蜀中群臣雖然心生不滿,但是卻敢怒不敢言,孫仁自己也覺得楊林的這個要求頗為失禮,劉備畢竟是西川之主。若是給自己牽馬了,那麼日後,他在蜀中又如何立威?
孫仁向楊林使了一個眼色。意思是你的要求有些過分了,但是楊林卻笑而不語。於是孫仁也沒有多說什麼。
不過劉備在些許之後,卻說道:“能為孫將軍牽馬。是備的榮幸,既然如此,就讓備陪著孫將軍四處看看吧。”
孫仁也頗為吃驚,沒想到劉備會放下自己的架子,為自己牽馬,如同一名馬前卒一般。
當然,劉備忍辱為孫仁牽馬最深層次的原因,是現在的西蜀,全靠著東吳的救濟才能夠存在下去,若東吳翻臉的話,別說是南征孟獲了,就算是百姓們的溫飽問題,都沒有辦法解決。
劉備牽著馬,為孫仁介紹了成都城內的大街小巷,其中重點介紹了東吳的商會和東吳的餐館。
這兩棟建築物,都是由東吳的商人們所建造的。
孫劉兩家兵戎相見,雙方之間的貿易停了一段時間,不過自從雙方簽訂了和約之後,蜀中與東吳商人們之間的往來又恢復了。
劉備對此也沒有辦法,因為他知道,通商能夠使蜀中的國力恢復得更快,如今的西蜀千瘡百孔,若不趕緊恢復的話,只怕會被曹操給蠶食掉。
東吳商會的大樓,氣勢輝煌,正是東吳的象徵。
現如今,在商會的約束下,貿易繁榮的進行著,商人們之間講求誠信,雙方買進賣出,童受無欺。
雖然東吳是勝利者,而西蜀是失敗者,但是在商人們之間,卻沒有如此的看法,無論是東吳的商人還是西蜀的商人,在貿易中都受到了尊重,並且軍隊也保護著商人們的利益。
至於成都城內的東吳餐館,現在已經不再賣什麼百鳥湯了,而是買一些東吳的特色食品,比如說番薯之類的,雖然沒有東吳的國宴助陣,但是東吳餐館的生意,卻也是極好的。
在遊覽了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