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道:“雖吳侯心有不甘,但為江東百姓計,孫曹聯姻,有百利而無一害,吳侯是明白人,自然知道其中利害關係,仁公主即便是他最親之人,只要假以時日,等吳侯想通了,自然會答應聯姻的要求。”
楊林道:“不才送信給曹丞相,說遣一使便可得到東吳公主,但成功與否,卻與不才無關,不才不會作為內應,也不會透露資訊於郭先生,在如此情形下,郭先生卻對此事依然有把握,是何解?”
郭嘉冷笑道:“什麼何解?天下大勢,順者昌而逆者亡,為讓東吳免於戰亂,吳侯定會同意將妹妹嫁與曹丞相,這麼淺顯的道理,難道你還不懂?”
楊林笑道:“非也非也,自古以來,人心叵測,郭先生以己之心度人之腹,實在虛無縹緲,郭先生之所以信心勃勃,乃是因為郭先生還有最後的手段!”
郭嘉顫聲道:“什、什麼最後的手段?你休要信口雌黃!”
對方語氣稍轉,楊林毅然道:“不才雖然學藝不精,但天下之事,又豈能逃過不才的兩眼——郭先生,從一開始,你就沒有打算活著離開東吳,實際上你已身患絕症,為了報答曹丞相的知遇之恩,才以殘軀來到東吳,為的是給曹丞相一個發兵的理由!”
郭嘉手中的酒杯拿捏不穩,“噹啷!”一聲落在地上,這引起了門外守著的王寶的注意,不過他也只是看了一眼,隨即又轉過頭去。
楊林微笑,郭嘉卻驚訝得說不出話來,良久,才吞吞吐吐道:“在下的病,沒有任何人知道,你是怎麼知道的……”
郭嘉自小精通醫理,但凡有恙,從不看大夫,皆是自己配藥,但是此次卻不一樣,郭嘉深知自己大限將至,命不久矣,但卻仍然想為曹操效力,因此隱瞞了自己的病情,隨後隻身來到東吳,正是為了以自己的性命來左右天下輿論的導向,無論曹操是否因此向東吳開戰,己方已處於有利之地。
但是這一切,卻被楊林一語道破,郭嘉當然震驚不已,對楊林的看法發生了徹底的改變!
楊林並不自滿,語氣依然平緩,道:“事實上不才在寫信給曹丞相之前,就已經知道郭先生身患重症了,而之後的種種,也是順理成章之事,可惜的是,像郭先生這樣的經世之才,卻要不久於人世,當真是相見恨晚。”
不知不覺間,郭嘉的眼眶溼潤,道:“在下也有此意,楊兄弟,今生雖短,但能遇上你這樣的精算師,在下也不枉此生了!”
兩人不再說話,只管喝酒,喝了一罈又一罈,直到將酒肆裡的酒都喝乾淨了,門口守著的王寶瞧著有趣,卻不攪和。
酒喝完之後,楊林和郭嘉卻都十分清醒,彷彿從未喝過酒一樣。
楊林從懷中小心翼翼的拿出一個小瓶,放於桌上,道:“郭先生,你的病在肝,最忌喝酒,但郭先生卻和不才開懷痛飲,可見相交至誠,無半點欺騙,既然如此,就讓不才送郭先生一程吧。”
郭嘉問道:“此是何物?”
楊林道:“但凡肝臟有病,最忌喝酒,因為酒中有一種物質,叫做酒精,這瓶中所裝的,就是酒精。”
郭嘉道:“原來如此。”便收下小瓶,又道:“可惜的是,此生不能與楊兄弟共平天下,當真遺憾。”
楊林道:“郭先生請放心,不才總有一天會還郭先生一個太平盛世的!”
說罷,楊林起身,悄然離開了酒肆。
第十一章無奈
郭嘉之死,震驚了整個東吳。
發現郭嘉屍首的酒肆,立即被重重包圍,但包括酒肆老闆在內,卻不知道這位丞相派來的特使究竟是怎麼死的,老闆只說,是一個陌生人包了場子,便打發所有人離開了,至於郭嘉是何時來、何時死的,卻一問三不知。
而郭嘉的死因,在一日之後就被查出了,死於飲酒過度,這和眾人的推算不謀而合,因為現場到處都是酒罈,酒肆裡所有的酒都被喝光了!
可是郭嘉身為曹操的重臣,卻為何會到柴桑城裡如此偏僻的酒肆中喝酒,還喝了那麼多酒,這些事,就不得而知了……
孫權得到的資訊,大致只有這麼多了,再往下追查已不可能,孫權萬分焦急,但一時之間卻找不出對策,只好厚待郭嘉的隨從,並言明郭嘉之死,純屬意外,非他人刻意為之,孫權寫了一封長信給曹操,讓隨從們帶回許昌給曹丞相。
隨從們帶著郭嘉的屍首回許昌去了,東吳群臣戰戰兢兢,但是即便如此,眾人最擔心的事還是來了,曹操早已得知了重臣的死訊,書信八百里加急而至——
“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