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大早。崔小君出城去見父親。
這次見面十分艱難,南軍大營守衛森嚴,南軍大司馬之女、倦侯夫人這些頭銜都沒有用,就算是太后親臨,也得有正式的旨意下達才能進入轅門。
崔小君卻有一股執著的勁頭兒,就是不肯離開,在轅門外守了整整三個時辰,崔太傅終於召見了這個不聽話的女兒。
“是太后讓你來的吧?”崔宏已經猜出了真相,“她在利用你試探我,說吧,太后希望透過你對我說什麼?”
“我不管別的事情,只希望倦侯平安無事。”
崔宏無奈地說:“找我也沒用啊,不管太后怎麼說,倦侯確確實實不在我手裡。”
“太后早有準備,遲遲找不到倦侯,太后會提前出手。”
崔宏大笑,“太后若是真有本事一舉擊敗南軍,怎麼會讓你來提醒我呢?兵不厭詐,太后這是在虛張聲勢。可不管是虛是實,太后都弄錯了,你也弄錯了,我將一個退位半年的廢帝握在手裡做什麼呢?就算我有本事廢立天子,要推的人也是東海王。”
崔小君覺得父親的話頗有幾分道理,“東海王呢?他不在崔家,肯定在你這裡,我要見他,東海王鬼主意多,沒準是他……”
崔宏搖搖頭,對女兒說:“我為你已經破例了,倦侯肯定不在我這裡,至於東海王,那是我的事情,你不要多問,如果你還是我的女兒,回家之後也不要對任何人提起他,明白嗎?”
崔小君無奈地告辭,失魂落魄地打道回府,不知道下一步該怎麼辦,每個人好像都有問題,可她卻看不透問題究竟是什麼。
“楊奉……”崔小君又想了那名太監,或許只有他能看破這重重煙霧。
之前被派去找楊奉的杜摸天已經回府,帶來的訊息令崔小君更加不安。
楊奉的看法與王美人一樣:倦侯無論如何不可介入太后與崔家的鬥爭,崔太傅有陰謀,太后絕不會毫無防範。
坐在屋子裡仔細想了一會,崔小君明白過來,她被父親騙了,倦侯就在崔太傅的掌握之中,只是不在南軍營內。
一邊是崔家,一邊是倦侯,崔小君被逼到了絕路上,命令侍女找來一柄劍,明天她還要去見父親,若是沒有結果,她寧願死在倦侯之前。
一大早,崔小君尚未出發,府裡來了一位陌生的客人,敲響後門,改變了崔小君的計劃。
大楚軍隊被匈奴擊敗的訊息彼時已經傳得沸沸揚揚,據說不少勳貴都要從軍效力,對朝堂只有一知半解的崔小君突發奇想,給倦侯寫下一紙簡單的信:
邊疆戰亂,宮中有備,夫君宜上書請戰,萬不可冒險行事。
在她看來,這是唯一的脫身之計。
第一百二十一章 江湖內奸
韓孺子認得崔小君的筆跡,而且讀懂了信中的含義。
邊疆戰亂,宮中有備,夫君宜上書請戰,萬不可冒險行事。
“宮中有備”,備的並不是“邊疆戰亂”,而是崔家策劃的陰謀,所以她勸倦侯“萬不可冒險行事”。
一封由陌生人轉交的信不可能寫得太明白,韓孺子將信攥在手裡,問馬大:“沒人跟你一塊回來?”
馬大笑道:“有個小子非要跟我走,我沒同意,他還悄悄跟蹤我,我是誰啊?在城裡有點暈頭轉向,出城進入野地,兜幾個圈子就把他給甩掉了。”
馬大得意洋洋,韓孺子卻是哭笑不得,原來是為了擺脫跟蹤,馬大才回來得這麼晚。
韓孺子沒辦法,只能怪自己當初的命令說得不清楚,轉身望去,晁化等人已經進入百步之內,身邊一人身穿破爛僧袍,正是瘋僧光頂。
韓孺子向水邊的小船走去,東海王跑到前面攔住,“你又要做什麼?事已至此,你不能再改主意了。”
“太后已有防備,此次起事絕無成功的希望。”
“哈,太后有防備,難道崔家就沒有?你不用擔心。”
韓孺子卻更加擔心了,冷冷地說:“讓開。”
東海王搖頭,不肯讓路,“這種時候需要的是膽略,你想得太多,做得太少,得由別人替你做決定。”
東海王招手,十幾名義兵聚攏過來,抽刀在手。
東海王遣走了三十名衛兵,暗中又召來了一些幫手,河邊寨這兩天來的人既多又雜,就算是久居湖畔的老漁夫晁永思也沒法分清每個人的來歷。
韓孺子退後幾步。也招手叫人,那些真正的義兵紛紛跑來,馬大赤手空拳。卻一點也不怕,向對面的人